-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杜海峰, 任义科, 李树茁, 费尔德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8(5):44~51、62,-0001,():
采用2005年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p*模型),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包括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稀疏,尤其是社会讨论网;无论在聚敛性还是扩张性方面,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核心-边缘的局部结构均较明显,且有小团体现象产生;社会支持和社会讨论关系都更可能受到中间人的控制或约束。属性变量对社会支持网的影响较多,而对社会讨论网的影响较少。指数随机图模型为基于社会网络来认识农民工的社会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电刺激大鼠杏仁中央核对脑桥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影响康怡,
闫剑群, 黄涛, 唐敬师, 蒋恩社
中国社经科学杂志,2002,18(3):615~620,-0001,():
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脑桥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杏仁中央核抑制大部分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活动,并且提高臂旁核味觉神经元对五种基本味觉刺激反应的特异性。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臂旁核的抑制作用以对盐酸和奎宁刺激的反应尤为明显(P<0.01),并且对这两种厌味刺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杏仁中央核可能通过抑制脑干味觉神经元对厌味刺激的反应,从而参与对摄食行为的调控。
-
3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