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陈衔城, 徐斌, 张福林*, 施达仁**, 鲍伟民, 孙安,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8,25(5):341-344,-0001,():
目的:研究尿激酶(uPA)、尿激酶受体(uPAR)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评估其在胶质瘤恶性生长方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7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13例良性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分别以抗uPA单克隆抗体和抗uPAR多克隆抗体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uPA、1lPAR的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程度越高;良性脑膜瘤的表达程度较低;正常脑组织则未见uPA、uPAR的表达。uPA染色除见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外,还见于少数胶质增生带的正常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肿瘤细胞增殖密集区域,UPA阳性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而在肿瘤细胞生长较稀疏、肿瘤血管增殖旺盛的区域阳性细胞比例较高。UPAR的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论:uPA和1lPAR的共同表达是浸润性生长的胶质瘤的特征之一。其表达程度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浸润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人体内,表达uPA的细胞种类是较多的。uPA、uPAR的表达对胶质瘤的浸润和血管发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