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1.2,5,6-4H-1-烷基-3-取代吡啶类新衍生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黄文龙, 石翠格, 胡国强, 胡刚, 黄文龙.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6):613~617,-0001,():
目的:以槟榔碱为结构母核,设计合成1,2,5,6-4H-1-烷基-3-取代吡啶类新衍生物,分析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实验,分别观察新结构化合物对血管和回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M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和M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拮抗剂阿托品对新结构化合物诱发的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从100个新化合物中发现4个有舒血管反应,但不激活M受体的化合物,分别是HH91、HH95、HH98、HH103。新化合物HH103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可被。NAME所拮抗,但不被吲哚美辛、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拮抗。结论:新化合物可诱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并具有特定构效关系;HH103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NO发挥其效应;但其作用特征又与乙酰胆碱不同。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1,3-二氮杂螺[4,5/4]癸/壬-1-烯-4-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王秋娟, XU Jin-yi, LI Neng-gang, WU Xiao-ming, HUA Wei-yi, ZHANG Jing, WANG Qiu-juan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6,13(6):311-315,-0001,():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评价其抑制AⅡ诱发的兔主动脉收缩反应的生物活性。方法 以1,3-二氮杂螺[4,5/4]癸/壬-1-烯-4-酮为核心,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及拼合原理等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螺环的联苯磺酰胺类衍生物,测定了它们对AⅡ引起的兔胸主动脉收缩幅度影响的IC50值。结果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过IR、1H-NMR及MS确证。结论 所设计的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AⅡ受体拮抗活性。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5-酰胺基-1H-咪唑并[5,4-b]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活性研究
王秋娟, XU Jin-Yi, HUA Wei-Yi, WU Xiao-Ming, WANG Qiu-Juan, HU Song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6):1067-1071 ,-0001,():
在对已上市及正在临床研究阶段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的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子等排及结构拼合等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6个结构全新的5-酰胺基-1H-咪唑并[5,4-b]吡啶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和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A引起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具有显著的拮抗活性。构效关系分析提示,5-酰胺基-1H-咪唑并[5,4-b]吡啶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A受体拮抗活性,N-苯基-1H-吡咯四氮唑基团可作为新型A受体拮抗剂设计的侧链替代结构。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秋娟, WU Jin-Hui, WANG Qiu-Juan, HU Song, XU Jin-Yi, WU Xiao-Ming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5, 36(6):563-566,-0001,():
目的:研究化合物Ⅰb作为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拮抗活性。方法:分别以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麻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测定化合物Ⅰb的降压活性。结果:在3种大鼠模型中,Ⅰb均可明显降低血压,最大降压幅度分别为1711%,1810%和1810%,降压作用持续时间大约150min。并且化合物Ⅰb在降压的同时对大鼠的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化合物Ⅰb作为一种新的抗高血压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研发前景。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4-取代-5-烷基-2, 4-二氢-2-(3-氯-4-氟苯基)-3H-1, 2, 4-三唑-3-酮类化合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基团
徐进宜, 徐进宜a, 贺乾辉a, 曾翼a, 华维一a, 吴晓明a, 王秋娟b, 胡松b, 张静b
,-0001,():
为寻找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的新型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对已上市及正在临床研究阶段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AT1受体拮抗剂进行了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子等排及结构拼合等药物设计方法,进行AT1受体拮抗剂的进一步结构修饰与改造研究,以三唑啉酮为核,分别引入N-苯基-1H-吡咯四氮唑,N-苯基-1H-吡咯羧酸,联苯羧酸,N-苯基-1H-吡咯甲酰胺基乙酸以及N-联苯甲酰胺基乙酸的链,设计了一系列新型的取代三唑啉酮类衍生物,并完成了其中十二个化合物的合成。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已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AT1受体拮抗活性,其中化合物16d抑制AⅡ诱导的兔主动脉环收缩的IC50为4.0×10-9M,与阳性药坎地沙坦(candesartan)(4.2×10-9M)相当,而且16d在高达10-5M下,对去甲肾上腺素,组胺和氯化钾的浓度-收缩效应曲线不产生影响,说明16d抑制AⅡ引起的收缩作用是专一性的。通过对生物活性研究分析,初步获得了各类侧链取代对化合物AT1受体拮抗活性的构效信息,为新一轮化合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4-取代-5-烷基-2,, 4-二氢-2-(, 3-氯-4-氟苯基), -3H-1,, 2,, 4-三唑-3-酮, AT1受体拮抗剂, 合成, 降压, 心衰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N-苯基-1H-吡咯取代的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AT1受体拮抗活性研究
徐进宜, 张立, 魏臻, 华维一, 吴晓明, 王秋娟, 张静
,-0001,():
寻找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的新型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方法:以telmisartan为原型物,根据分子-受体结合模型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苯基吡咯代替联苯结构,在此基础上将羧基与四氮唑两种酸性基团的作用进行比较;改变苯并咪唑2-位亲脂性侧链的长度;在苯基吡咯5-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共设计了三类结构新颖的N-苯基-1H-吡咯取代的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并完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抑制AII诱导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的能力评价了其对AT1受体的拮抗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MS,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其中化合物Id的AT1受体拮抗活性大于先导物telmisartan。结论:Id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N-苯基-1H-吡咯, 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合成, 降压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徐进宜, 王亚楼, 郑悟华, 张华, 傅继华
,-0001,():
为寻找新的疗效高的抗高血压药物,设计合成了十六个咪唑啉类、噁唑啉类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Ib、Ic、Id、Va、Vb和Ve具有一定的降压活性,其中化合物Ic、Id 和Vb降压作用尤为明显。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5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徐进宜, 吉念宁, 华维一, 吴晓明
,-0001,():
目的:为了研究寻找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方法:对已上市及正在临床研究阶段的42个AT1受体拮抗剂进行了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首先将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能量优化,获得了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MM2程序和CNDO/2程序计算了所选化合物的分子力学结构参数和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以所得分子力学结构参数和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为变量,对化合物抑制AII诱导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的AT1受体拮抗活性(pA2值)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获得了这些化合物分子力学结构参数与生物活性之间的QSAR方程以及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与生物活性的QSAR方程。结论:通过对所得QSAR方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提供了参考信息。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5-酰胺基-1H-咪唑并[5, 4-b]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活性研究
徐进宜, 华维一, 吴晓明, 王秋娟, 胡松
,-0001,():
在对已上市及正在临床研究阶段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进行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子等排及结构拼合等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6个结构全新的5-酰胺基-1H-咪唑并[5,4-b]吡啶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IR,1HNMR和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部分目标化合物对AⅡ引起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具有显著的拮抗活性。构效关系分析提示,5-酰胺基-1H-咪唑并[5,4-b]吡啶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AⅡ受体拮抗活性,N-苯基-1H-吡咯四氮唑基团可作为新型AⅡ受体拮抗剂设计的侧链替代结构。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3, 4-二甲氧基芳烷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徐进宜, 夏霖, 倪沛洲, 傅纪华
,-0001,():
合成了十三个3,4-二甲氧基芳烷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实验性大鼠急性降压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活性,其中化合物Ⅰd,Ⅱb,Ⅱc,Ⅲa,Ⅲb和Ⅲd降压作用尤为明显。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1, 3-二氮杂螺[4, 5/4]癸/壬-1-烯-4-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徐进宜, 李能刚, 吴晓明, 华维一, 张静, 王秋娟
,-0001,():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评价其抑制AⅡ诱发的兔主动脉收缩反应的生物活性。方法以1,3-二氮杂螺[4,5/4]癸/壬-1-烯-4-酮为核心,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及拼合原理等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螺环的联苯磺酰胺类衍生物,测定了它们对AⅡ引起的兔胸主动脉收缩幅度影响的IC50值。结果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过IR,1H-NMR和MS确证。结论 所设计的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AⅡ受体拮抗活性。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1-芳基-3-烷基-1, 4-二氢-4-取代-5H-1, 2, 4-三唑啉酮-5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徐进宜, 周宇昕, 吴晓明, 唐康, 王秋娟
,-0001,():
为寻找新的高效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AII)受体拮抗剂,以SC-51316为先导,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1-芳基-3-烷基-1,4-二氢-4-取代-5H-1,2-三唑啉酮-5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和MS鉴定。初步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在抑制AII诱发的免主动脉收缩反应模型中,化合物17h具有较好的活性。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1-芳基-3-烷基-1,, 4-二氢-4-取代-5H-l,, 2,, 4-三啉酮-5, 降压, 合成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应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建立抗早老性痴呆药的M1受体筛选模型
张陆勇, 江振洲, 蔡朝晖, 赵小辰, 严明, 李欣燕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3, 34 (1): 41~44,-0001,():
目的:建立M1受体筛选模型,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方法:在人胚肾细胞上表达人源M1受体,通过检测胞内cAMP来监测受体的激动情况。使用外源性的3H2cAMP竞争胞内的cAMP结合位点。使用氯化乙酰胆碱作为阳性药来确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初步建立了M1受体人胚肾细胞表达体系。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乙酰胆碱(10-9-10-4mol/L)胞内的cAMP浓度有相关性变化(101343×10-4-331754×10-4 pmol/μl)结论:本筛选模型对M1受体激动剂有阳性反应,可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
-
5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