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24
- 期刊论文 24
-
暂无
- 北京大学,北京 24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沈丽, 张琳, 南燕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1):60~62,-0001,():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离子型受体——NMDA 受体,是由NMDAR1和NMDAR2两个亚单位共同构成的受体通道复合体。NMDA受体激活后可引起神经元细胞膜对Na+、K+和Ca2+通透性增强,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中枢神经发育的过程中,NMDA受体通过不同亚型的选择性表达,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NMDA 受体介导的Ca2+内流,调节神经元内Ca2+依赖的第二信使系统,最终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复杂调控。
关键词: N2甲基2D2氨基天冬氨酸受体, 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的改善作用*
蒲小平, 朴景华, 马建, 李长龄, 宋志宏,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6):625~627,-0001,():
目的 观察类叶升麻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以行为学实验(跳台法、水迷路法)、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的最大结合力为指标观察类叶升麻苷的作用。结果 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中,类叶升麻苷可延长跳台实验的平台停留期,并显著减少错误次数;在水迷路实验中可提高正确反应百分率;并能拮抗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的增高及皮层、纹状体M 受体最大结合力的降低。结论 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激动M 受体的作用有关。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洪天配, 洪天配 王海宁 徐希平
,-0001,():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 基因密码子1057 g/a 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及其中间表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的中国汉族患者110 例, 对照组8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IRS-2基因密码子1057g/a 多态性。 结果 (1) IRS-2 基因密码子1057g/a 多态性的a 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26.4%和36.3%。(2) 糖尿病组aa 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5.5% 和18.7% (P =0.016)。Logistic 相关分析表明: aa 基因型为2 型糖尿病的保护性因素,OR 值为0.28 (95% CI= 0.09~0.91, P=0.03)。(3) 不同基因型组间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等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IRS-2 基因密码子1057 g/a 多态性的aa 基因型在2 型糖尿病中明显减少, 但2型糖尿病各种中间表型特征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确认。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底物-2, 单核苷酸多态性
-
6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洪天配, 张炳勇, 夏修金
《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 (1):30~33,-0001,():
新生Wistar大鼠离体胰岛与细胞因子孵育后,观测胰岛素释放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变化,并用逆转录2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IL-18受体信号链(IL-18R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625~10nmol/L基因重组小鼠(rm)IL-18孵育胰岛24h后,对累积的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以及NO生成均无显著效应;(2)200U/ml基因重组大鼠(rr)γ干扰素(IFN-γ)或250U/ml基因重组人(r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独存在对胰岛素释放和NO生成均无明显效应,也不能促使10nmol/LrmIL-18对胰岛素释放和NO生成产生影响;(3)200U/mlrrIFN-γ+250U/mlrhTNF-α或15pg/mlrhIL-1β均明显促进NO生成和抑制胰岛素释放,而10nmol/LrmIL-18则不影响IFN-γ+TNF-α或IL-1β的上述效应;(4)即使经IL-1β和(或)IFN-γ+TNF-α或IL-12孵育后,大鼠胰岛素瘤(RIN)细胞或离体大鼠胰岛仍未见IL-18RβmRNA的表达。提示IL-18在细胞因子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中不发挥直接作用,原因是IL-18受体在胰岛β细胞中不表达。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鲍圣德, 鲍圣德*, 浦佩玉, 薛庆澄, 王燕复, 胡自正, 扬海贤, 白景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1,7:204~207,-0001,():
本文将33例脑膜瘤的ER、PR墁I定结果结合临床、病理资料作了分析。发现PR含量与病人年龄、性别、月经状况、肿瘤太小以及有无CT脑水肿无关。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组其PR含量明显低于束应用组。上皮型肿瘤的PR含量高于纤维型。PR含量高的肿瘤其均匀型核的出现率较高。提示PR大概能激活染色质部分。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鲍圣德, 鲍圣德*, 浦佩玉, 薛庆澄, 王燕复, 胡自正
,-0001,():
本文对33例脑膜瘤的ER、PR作了分析。脑膜瘤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ER。O,ERn为6.1%,PRc为12.1%,PRc为63.3%。多数肿瘤中测不到ER,且测到者台量亦极低。PR含量明显高于ER,认为脑膜瘤以PR占优势。PR与ER间无相关系,且ERc(一)、PRc(+)者明显多于ERc(+),PRc(+)者,提示脑膜瘤的PR可能是一个不依赖于ER调节的独立系统。本资料为脑膜瘤的激素治疗可能性提了理论依据。
-
6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白细胞介素一1受体拮抗剂对小鼠油酸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鸣武, 孙德俊, 马大龙, 廖松林, 狄春辉, 刘进, 卜捷
中华内科杂志,2004,33(3):158~161,-0001,():
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油酸肺损伤组及白细胞介素一1受体拮抗剂(IL-1ra)保护组,每组12只。油酸由小鼠尾静脉注入,保护组注入上述拮抗剂后再给予油酸。结果表明,保护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值较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量较少,PaO2较高,肺组织学改变(肺泡水肿、肺泡出血、肺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认为该拮抗剂对油酸型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从而为其在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模型,, 生物学, 油酸,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耐药相关性探讨
丁洁, 叶建伟, 黄建萍, 陈彦, 姚勇, 肖慧捷, 杨霁云, 沈颖, 孟群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9):661-665,-0001,():
目的:筛选人类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在激素耐药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及参照人群(随机抽取的脐血标本)中的分布,以研究NR3CI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耐药的关系。方法:提取39例激素耐药型、67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及64例参照人群血基因组DNA,PCR扩增NR3CI中编码人类糖皮质激素受体全都功能区的第2-9α外显子,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检测PCR产物,对洗脱曲线异常者进行DNA浏序。结果:在总计170份基因组DNA样本中,DHPLC分析发现12种多态性,均经DNA测序证实。另外,有3组多态性呈紧密连锁的单倍型([198G>A+200G>A],[1374A>G+IVSG-68-IVSG-63delAAAAAA +IvsH-9C>G +2382C>T],[1896C>T+2166c>T +2430T>C])。后2种单倍型为首次报道,它们在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组的基因型频率(10.3%和15.4%)明显高于敏感型肾病综合征(1.5%和7.5%),2种单倍型的OR值分别为7.54和2.26。其余多态性在各组中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结论:在NR3CI基因中筛选出12处多态性;而且新发现的2种多位点紧密连锁的单倍型可能与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糖皮质激素耐药有关。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荣福, 何晓坤, 张春丽, 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4,26(2):71~76,-0001,():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O-IA-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7α-O-IA-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O-IA-DPN 放化纯度大于95%,标记率为81%~90%,比活度高达83.25PBq/mol,室温下放置24h,放化纯度仍大于90%。体外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其Kd=0.23nmol/L,Bmax为38pmol/g。研究结果表明,碘标记的7α-O-IA-DPN有望成为SPECT的阿片受体显像剂。
关键词: 阿片受体, 125I-7α-O-IA-DPN, 显像剂, SPECT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多巴胺受体显像和血浆18F-多巴放射性测定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王荣福, C Loc'h △, B Mazière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1):76~78,-0001,():
目的:从受体水平上为早期诊断和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提供依据。方法:对2只正常对照猴和12只MPTP猴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脑多巴胺受体显像,并在注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浆未代谢18F-多巴。结果:MPTP 猴不论有无锥体外系症状或体征,PET 受体影像纹状体放射性分布较对照组皆明显减淡或缺损,示踪剂在纹状体特异性结合时间-放射性曲线呈明显减低。在各个时间点测得血浆未代谢18F-多巴皆高于对照组。结论:PET/18F-多巴胺受体显像和血浆18F-多巴放射性测定可用于临床型和亚临床型PD 及其同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研究。
-
5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的改善作用*
屠鹏飞, 朴景华, 蒲小平, 马建, 李长龄, 宋志宏
,-0001,():
目的观察类叶升麻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以行为学实验(跳台法、水迷路法)、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的最大结合力为指标观察类叶升麻苷的作用。结果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中,类叶升麻苷可延长跳台实验的平台停留期,并显著减少错误次数;在水迷路实验中可提高正确反应百分率;并能拮抗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的增高及皮层、纹状体M受体最大结合力的降低。结论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激动M受体的作用有关。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姚婉贞, 陈亚红, 刘亚, 赵鸣武
临床内科杂志,2000,17(5):282~284,-0001,():
目的 了解哮喘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对中枢驱动的影响。方法 对13名正常人和21例哮喘患者作气道反应性测定,于激发试验前后分别测定吸气初0.1S时口腔阻断压(P0.1),其中10例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后吸入喘乐宁,测定FEV1及P0.1。结果正常人9名(9/13)、哮喘患者19例(19/21例)组胺激发试验后P0.1较激发前显著升高。两组P0.1升高人数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患者激发后FEV1%与P 0.1呈负相关(r=-0.4576,P<O.05),10例哮喘患者激发后吸入喘乐宁,FEV1较激发后显著上升。P0.1则显著下降。结论 组胺诱导哮喘患者支气管收缩时,FEV1下降,P0.1上升。二者呈负相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t上升P0.1下降,表明中枢驱动受气道阻力的影响。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姚婉贞, 刘亚, 韩翔, 王国扬, 柳晓芳, 陈亚红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2):158~160,-000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a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M2受体的功能。方法:健康对照组10例,COPD组8例。所有受试者随机先后进入组织胺气道激发试验2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组织胺激发试验组和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组织胺激发试验2组织胺气道激发试验组,两次激发试验间隔7d,并划出剂量2反应曲线,观察用药前后1s 用力呼气量、Dmin 、R值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Dmin增加195%(P<0.01), COPD组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前后FEV1、Dmin、R值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COPD患者M2受体功能下降。
-
4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胆碱能M受体及其亚型的变化
姚婉贞, 沈宁, 朱红, 赵鸣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4):212~214,-0001,():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组织M受体及其亚型的变化。方法 采用肺手术切除标本,分为COPD组和对照组,进行放射配体结合饱和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对照组与COPD组M受体密度分别为(64±10)fmol/mg·protein 和(42±18)fmol/mg·protein,COP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衡解离常数(KD)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M1受体比例(6712±217)%低于COPD组(7412±418)%( P<0.05);对照组M2受体比例(2913±117)%高于COPD组(1618±414)%(P<0101);对照组M3受体比例(316±219)%低于COPD 组(913±11)%(P<0105)。结论 COPD患者M受体密度减低,但M1和M3受体比例增加,M2受体比例减少,M受体亚型分布的变化是COPD患者的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皮质激素耐药的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黄晓军, 路瑾, 许兰平, 陈欢, 张耀臣, 任汉云, 郭乃榄, 陆道培
Natl Med J China, February 10, 2003, Vol 83, No.3,-000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22受体α链(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诊断皮质激素耐药重度GVHD体17例患者(18例次),在诊断确立后第1、4(3)、8、15、22天将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赛尼派)5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后GVHD缓解情况,副作用以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1)18例次中11例GVHD完全缓解,5例GVHD部分缓解,2例无效(2)7例出现感染(3)完全缓解11例患者中GVHD复发4例(4)无输注相关毒副作用。结论IL22受体α链(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重度皮质激素耐药GVHD疗效显著。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新基因AngRem104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异延伸因子的相互作用
张宏, 张艳玲, 侯平, 梁秀彬, 崔太根, 王海燕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4):246~249,-0001,():
目的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新基因AngReml04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异延伸因子(GR-E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ngReml04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AngReml04-pcDNA3.1/V5。His和GR.EF.MV/c.myc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分别用小鼠抗人c.myc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人V5-HRP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以验证AngReml04和GR.EF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AngReml04-V5融合蛋白能够在c.myc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检测出来;在v5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也能检测到GR-EF.C.myc融合蛋白。结论新基因AngReml04和GR.E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乔杰, 朱馥丽, 陈咏健, 李美芝
中国妇产科临床,2001,2(4):228~229,-0001,():
目的 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在孕卵着床和种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石蜡标本中瘦素和瘦素长受体的表达。结果 瘦素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瘦素长受体在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瘦素长受体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结论 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在分泌期子宫内膜的研究,可能说明在孕卵着床和种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乔杰, 刘丽丽, 王玉真
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3):43~45,-0001,():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 gene receptor, Ob-R)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Leptin对女性生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eptin、具信号传导功能的Leptin长受体(Ob-Rb)在子宫内膜(39 例, 增殖期24 例, 分泌期15 例) 的表达。结果 (1)Leptin、Ob-Rb mRNA及其蛋白在人的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均呈阳性表达。(2)Ob-Rb蛋白在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差异有极显著性P<0101。Leptin蛋白在不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在孕卵着床和种植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乔杰, 董姣爱, 陈咏健, 赵梅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18~20,-0001,():
目的: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正常月经周期的子宫内膜,其中增殖期24例,分泌期36例;7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5例非典型增生和23例子宫内膜癌,了解其内膜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显示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①正常月经周期中瘦素受体在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01),但瘦素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105);②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分别与正常月经周期的分泌期相比较,前者表达均低于后者(P<0105或P<0101);③瘦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非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比较,前者均显示较低水平表达(P<0101);④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非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各不相同,但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05)。结论: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且瘦素的表达在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过程中呈现递减趋势。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乔杰, 朱馥丽, 陈咏健, 李美芝
生殖医学杂志,2003,12(6):339~343,-0001,():
目的 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0例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瘦素和瘦素长受体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测定25例子宫内膜瘦素和瘦素长受体mRNA。结果 瘦素蛋白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月经周期各期间无显著差异;瘦素长受体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月经周期各期间无显著差异;瘦素长受体蛋白在子宫内膜腺体的表达分泌期显著高于增殖期(P<0.001)。瘦素和瘦素长受体mRNA在增殖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瘦素长受体蛋白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表达增强,有可能在孕卵着床过程中发挥作用。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