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学 7
- 0000年 7
- 期刊论文 7
-
暂无
- 陆树良 2
- Dou Wan-chen 1
- Yao Yong 1
- 史济湘 1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
-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2
- 四川大学,973,863首席科学家 1
- 协和医院,北京 1
- 中南大学,浙江 1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陆树良, 谢挺, 牛轶雯, 葛奎, 田鸣, 董炜, 青春, 史济湘
中华烧伤杂志,2005,24(2):128~131,-0001,():
目的 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后创缘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的增殖活动规律,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未烫伤)、烫伤后3d组、7d组及14d组,每组6只。采集正常组大鼠皮肤及烫伤大鼠创缘皮肤,观察其表皮组织学特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皮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法检测表皮细胞增殖调节因子细胞周期素(cvclinD1、cvclinB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的表达水平,并测定M期促进因子(MPF)的组蛋白激酶活性。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伤后3d组大鼠创缘表皮细胞核及核仁较正常组增大;伤后14d组胞核及核仁增大明显,细胞数显著增多。伤后14d组S期表皮细胞百分比出现上升趋势;G2/M期百分比自伤后3d起逐渐升高,伤后7、14d组(4.5±0.6、5.4±1.0)显著高于正常组(2.9±1.1,P<0.05)。cyclinD1表达量伤后3d即明显增高;cvcllnB1表达无显著波动。伤后3d组的CDK4表达水平较低,14d组开始回升。伤后14d组表皮细胞MPF活性显著增强。结论 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作用下,大鼠深Ⅱ度烫伤后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在伤后早期即出现DNA合成及有丝分裂的增加,伤后14d增殖明显活跃。cyclinD1/CDK4复合物的表达及MPF的活性在伤后早期并未同步增高,但自伤后14d起其表达显著增多,提示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控规律具有特殊性。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陆树良, 田鸣青春牛轶雯董叫云金曙雯宋菲花兰女陆树良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0):779~782,-0001,():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功能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SD大鼠KCs,加入不同浓度AGEs干预48h,选择细胞反应敏感,差异显著的100μg/ml AGEs干预组进行以下实验: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F)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检测KCs周期和凋亡,观察细胞核中NF-kB的活化状态;检测KCs迁移能力。结果 100μg/ml AGEs可以明显抑制KCs的增殖和分裂;诱导细胞进入早期凋亡状态;促进KCs迁移。抑制NF-kB的活性后,部分恢复细胞的增殖能力;逆转细胞的早期凋亡;使细胞的迁移能力趋于正常。结论 AGEs可以通过NF-kB途径影响KCs迁移、增殖和凋亡。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建宁, 孙红宇, 杨树源, 张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1):52~55,-000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成年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塞米松(DEX)作用1、3、7、14d组,应用免疫组化力‘法检测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并通过5-溴脱氧尿苷(BrdU)观察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结果 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DG)和室下区(SVZ)存在神经前体细胞,并且其中一些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状态。应用大剂量GCs作用3、7、14 d组与对照组相比DG的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SVZ的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数在DEX作用7、14d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并且DG与SVZ二者阳性细胞数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更为明显。结论 大剂量GCs持续作用可抑制大鼠脑内的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DG区的神经前体细胞对GCs的反应较SVZ更为敏感。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陈剑秋, 孙晋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9):1123~1125,-0001,():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0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分别将浓度为5μmol/L的bFGF反义、正义及随机寡核苷酸(ODN)导入体外培养的VSMCs;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m blot半定量测定方法,观测ODN对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细胞活性测定观察ODN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bFGF AODN作用于VSMCs后1~5d,其相应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反义组与对照组相比,mRNA在第1~4天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5天有显著性(P<0.05);蛋白表达在1~5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增殖率在1~4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5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正义、随机组无此效应,同单纯脂质体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反义bFGF ODN可通过特异性抑制其相应基因表达来实现阻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
3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廖前德, 周江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24(3)279~281,-0001,():
12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11例经手术切除病灶及其硬化边缘,应用50%氯化锌涂抹骨腔杀灭残存的瘤细胞,自体骨或加入少量人工骨植骨;1例行病变骨段切除。结果表明,随访3~14年,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5~14年未复发。本组病例复发率低,疗效满意,切除肿瘤硬化边缘能有效地防止复发。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任直, Zhang Bo, Wang Ben-zhi*, Li Gui-lin, Yao Yong, Dou Wan-chen, Li Shi-fang, Tian Shi-qiang, Yin Jian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1):8~11,-0001,():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并探讨其可塑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68只,分对照组(n=8),脑梗死后1、3、7、14、28d组,每组12只。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Brdu/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下区和海马BrdU阳性细胞在脑梗死后1d开始增加(P<0.05),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28d后接近正常水平;室下区和海马BrdU/PSA-NCAM阳性细胞在脑梗死后7d开始增加(P<0.05),14d达到高峰,28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大约占同期BrdU阳性细胞数60%。结论 脑梗死可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并且大多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可塑性。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岑瑛, 刘宁, 刘晓雪, 李凯
,-0001,():
目的 探讨苯丙酸诺龙(N P) 对烧伤后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FB) 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肉芽创面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测定不同剂量的N P 对FB 细胞存活数和增殖指数的影响; 采用20%总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N P) 和对照组(C),分析比较两组间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AR) 和∝(Ⅰ)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 ①各NP组A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FB增殖指数(PI)示NP组的PI高于同期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N P组第4、7、14 和21 d的∝(Ⅰ)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第4 d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③在各时间点NP组成纤维细胞A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AR的表达与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36)。结论 蛋白同化激素NP能够促进FB的复制,且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NP在转录水平促进I型前胶原蛋白mRNA 表达,这与成纤维细胞AR 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