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周亦武, , 张益鹄, 邓伟年, 刘艳, 朱少华, 徐小虎
中国法医杂志2005,20(1):4~8,-0001,():
目的研究大脑及脑干脑挫伤后组织病理学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并比较大脑与脑干损伤之间有无差异。方法对8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的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cFAP、HSP70、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脑损伤早期出现的胞浆嗜酸性肿胀胶质细胞(ECSG)是脑损伤后一种早期应激性反应,挫伤部位淀粉样小体(CA)的增多及噬神经细胞现象也可在脑挫伤后早期形成,而脑干挫伤ECSG发生率高于大脑。中性粒细胞浸润、泡沫细胞及胶质瘢痕形成有一定时序性。结论ECSG在判断生前脑挫伤及推断脑挫伤时间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ECSG较多的部位,泡沫细胞及CA也较多,三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并提出CA是脑挫伤后反应性产物之一,可用于推断脑损伤时间。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亦武, , 张益鹄, 邓伟年, 刘艳, 林元益, 徐小虎
Chinese Journa lO f Forensic Medicine, 2005, 20 (4): 209-213,-0001,():
目的探讨人大脑及脑干挫伤后神经细胞H SP70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及大脑与脑干H SP70变化的差异。方法对8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HSP7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脑挫伤24h后. HSP70阳性神经细胞最多见,且免疫反应性最强,随后逐渐下降,14d组及30d组HSP70表达与对照组类似。脑挫伤部位可见较多H SP70阳性的淀粉样小体。图像分析显示大脑与脑干H SP70 阳性细胞3个参数(A、IOD及AOD)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由高至低排列为:A>IOD>AOD。结论神经细胞H SP70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作为推断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参考,大脑与脑干挫伤后神经细胞HSP70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脑挫伤灶周围淀粉样小体形成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挫伤, HSP70, 损伤时间, 图像分析技术(, IAT), , 免疫组织化学(, IHC),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