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蒋健, 何世民
,-0001,():
本文就2000年~2004年关于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的中药治疗进行概述与评析。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蒋健, 何淼
,-000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方法以16例PBC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熊去氧胆酸(每日13~15mg/kg 体重)和中药“止痒方”、“软坚散”“消黄散”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1)患者女与男比例为15:1,中位年龄 52.5岁。AMA-M2阳性者1例(87.5%)。所有病例胆道酶水平异常升高,ESR增快;CHOL、IgM异常率较高(均62.5%)。约半数有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黄疸、脾肿大等表现,并伴有至少1项、最多4项合并症。(2)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ALP、GGT TBIL、CHOL 亦呈渐降及 GLB即大幅下降,治疗12个月后有显著性意义的降低(P<0.05)趋势。同时上述诸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PB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有特征可循。熊去氧胆酸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药治疗对改善症状和体征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治疗, 中西医结合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蒋健, 高月求
,-0001,():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PBC患者5例,均为女性,年龄38~60岁,平均51岁。诊断依据为中年以上女性,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AKP、GGT中度以上升高,ESR 加快,Chol、IgM上升。对5例PBC患者分别采用熊去氧胆酸加中药或强的松龙加优思弗治疗。结果5例 AMA 均阳性。AKP、GGT分别是正常上限的2.9~9.0倍和6.8~25.5倍,ERS平均加快1.9~5.8倍。Chol、IgM均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尤其对无症状性 PBC)的疗效要优于单纯用西药者。结论PBC是一个临床表现复杂多彩的疾病,AMA测定是诊断本病的关键.用中药早期治疗本病显示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断, 治疗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蒋健, 何淼
,-000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及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运用中医四诊和西医体检采集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和辨证分析。全部病例均予熊去氧胆酸13-115mg kg-1 d-1;中医治疗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中医证型发生频度依次为肝肾亏虚型(50.0%)、脾肾亏虚型(25.0%)、肝胆湿热型(18.7%)。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肝功能、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本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亏虚最多见。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医证候, 治疗,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蒋健, 孙燕
,-0001,():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痛经的中医治疗作一综述,并就其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0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