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余四九, 巨向红, 雍艳红, 余四九*
家畜生态学报,2006,27(1):29~32,-0001,():
选取奶牛体内生产胚胎93枚(其中囊胚54枚,桑椹胚39枚),比较研究了不同冷冻方法和保护剂对其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乙二醇处理组对奶牛囊胚的保护效果优于One-Step-Freezing组、甘油组和玻璃化组(回收率、形体正常率和继续发育率四组分别为91.0%、82.0%、66.6%;91.0%、91.0%、88.8%;86.6%、85.0%、83.3%和80.0%、66.7%、50.0%),其中继续发育率在乙二醇组、甘油组和玻璃化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桑椹胚的各项指标以乙二醇处理组最高,玻璃化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乙二醇处理组对胚胎的保护效果优于其它几个处理组。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余四九, 况玲, , 冯书堂, 牟玉莲
中国兽医科技,2004,34(10):76~78,-0001,():
为解决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建系受血清、饲养层、细胞因子、传代时机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因素影响而很不稳定的问题,在总结猪胚胎干细胞(EG)培养和建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一些常规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消除上述影响因素的对策。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余四九, 况玲, , 冯书堂, 牟玉莲, 张勇
中国兽医科技,2004,34(7):55~59,-0001,():
收集妊娠26.0~29.0d的猪胚胎,分离培养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STO细胞饲养层上生长,形成了多能性干细胞(EG)。发现其具有干细胞的显著特性,并能在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上皮细胞和胚泡细胞。试验使用A、B、c3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PGCs,结果在形成EG细胞集落的数量和EG细胞分化上有着明显的差距,说明血清的质量和浓度以及细胞因子对干细胞的生成和增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健荣, 李金玉, 林健荣**, 廖富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 ll(4):403~406,-0001,():
以温敏和性的伴性赤蚁蚕(Bombys mori) S半为材料,用高温干燥(30、RG60%)与常温常温(25、RH80%)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测定了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均发现催青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催青后期急剧下降,且在后期高温于燥区低于常温常温区。另外,通过对这两个处理差异蛋白带进行扫描分析,发现一些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对这两个处理区较大差异蛋白区带进行分离提纯,经氨基酸组分测定表明,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氨基酸总量常温区低于高温干燥区。
-
3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健荣, 梅曼彤, 黄自然, 庄楚雄, 邓小娟, 黄亚东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2):171~174,-0001,():
用家蚕华1、S伴品种及其杂交后代F2分离群体为材料进行胚胎温敏性基因为RAPD分子标记筛选,经287小随机引物的PCR扩增产物电泳分析,筛选到2个特异性DNA多态片段。一个只出现在温敏性赤蚁蚕品种中。另一个出现在非温敏黑蚁蚕品种中,扩增条带的分子量约1350bp,命名为OPA-021350,经共分离的检测分析,与黑蚁非温敏性状有效紧密连锁关系,并以Pgemr-T Vector为载体,大肠杆菌DH5a为宿主进行了克隆。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健荣, 黄自然,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98,24(2):100~103,-0001,():
试验用新九与伴1等4个温敏性的品种杂交,将其F1代蚕种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结果雄蚕正常孵化,雌蚕几乎不孵化,表明伴l等品种具有控制催青温敏性表达的基因存在。用华1与伴l组配的F1、F2及F1与亲本回交的14个组合作遗传分析,认为催青敏感性状由位于z性染色体上的一个主基因控制,呈隐性的伴性遗传。
-
3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9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