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张启明, 郑闫承
,-0001,():
从古代医案数据库的统计发现黄疸病常见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的常见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用药都分别是“脾胃湿热”、“内湿”、“茵陈蒿”;“肝胆湿热”不是中医肝病的常见证型,且仅出现于西医学引进中国以后的近代医家的诊断。所以“肝胆湿热导致黄疸”可能是受西医理论影响产生的错误诊断。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对古代医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对中医脾病及其证候最重要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根据中、西医学研究对象(人体)的一致性,寻找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的西医学解释,发现与中医脾对应的西医学组织器官主要是消化系统。另外,大脑皮质、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前叶、免疫器官也与中医脾有密切关系。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田欣
,-0001,():
目的为脾(胃)病的辨证用药研究提供统计数据。方法总结中医历史上著名医家的医案22,459条,建立大型数据库(约56,000,000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p<0.05。结果统计筛选出脾(胃)病的常见临床证候,与某一证候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并定量地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及用药对该证候的重要性。提示脾(胃)病的发病规律,从临床表现反证的脾(胃)的生理功能。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