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13
- 期刊论文 13
-
暂无
- 李卫东 13
-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12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李卫东, 魏立明, 孙辉, 肖宏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4):491~497,-0001,():
对已提出的潮流追踪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明确了在采用有功/无功解耦追踪的方式下,由于有功或无功有向图不能同时提供用于损耗分摊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布信息,所以无法进行准确的潮流追踪;提出了功率损耗向量图的作法,并以此为工具揭示了利用追踪电流来进行潮流追踪的方法存在的问题,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观点;通过分析,明确了在有功功率通路与无功功率通路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即使采用考虑有功、无功相互影响的损耗分摊原则,也无法准确地直接确定功率归属,而迭代追踪的方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肖宏飞, 魏立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2):83~87,-0001,():
该文对双边交易模式下阻塞成本分摊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阻塞成本分摊方法,可以实现线路阻塞 成本在市场成员间的分配。按该方法,双边交易应分摊的阻塞成本与阻塞消除前后该交易在阻塞线路中的潮流变化量成正比。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摊阻塞成本,既能体现双边交易对发生阻塞的输电设备的影响程度,又能提供有利于缓解阻塞的信号。5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文观点。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孙辉, 武亚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85~90,-0001,():
该文对网络损耗的分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附加损耗的概念。对已有的按电流平方比例与按电流比例两种分摊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按电流比例进行损耗分摊实际上是将附加损耗平分与每个用户,这对小用户而言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损耗分摊原则。依照该原则,附加损耗按用户的功率比例进行分摊,而其余部分按照功率平方比例分配。该文还从理论上阐述了该原则的公平与合理性。研究还明确了应按复功率的模值比例进行损耗分摊,忽略无功功率的影响或追踪有功潮流只按有功功率比例进行分摊、追踪无功潮流只按无功功率比例进行分摊的计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仿真算例表明了该文所提观点的正确性。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孙辉, 孙启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2):50~55,-0001,():
提出了一种利用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ID3(I-dentification Data)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由于ID3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具有非数值特征模式且具有从样本学习判定规则的功能,对实例的应用显示了该手段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适用性。通过讨论,指出了ID3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说明该方法和其它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邹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9):22~24,-0001,():
利用功率微增量进行求和是目前输电损耗分摊中的一类方法。文中讨论了该方法所存在的积分路径相关性问题,表明等步长划分积分区间本身即是一类特殊且并无明显理论依据的求和(积分)路径,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无相关理论可以支持这类特解在理论体系上的恰当性。对该类方法而言,如何克服其所存在的求和路径相关性问题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刘烧, 唐涛, 邹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53~58,-0001,():
在联营一双边交易共存的电力市场模式下利用流追踪方法进行输电用户责任认定时,争论的焦点是基于节点功率比例分配原则的潮流追踪方法,原因是其不能计入双边交易流的功率指向。基于已有的认定双边交易功率指向的节点功率分配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计入双边交易功率指向的潮流追踪算法通过对该问题的图论描述与分析,可将整个潮流加权有向图分成双边交易子图和联营交易子图并分别分析。在双边交易潮流的追踪中,通过引入公平参照函数以避免多解问题。至此,双边交易流的追踪就变为一个多目标数学规划问题,可采用优化方法来求解:而对联营交易潮流的追踪,可采用传统的基于比例的原则来求解。最后通过简单算例演示了所提方法的追踪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克服传统潮流追踪算法不能计入双边交易功率流动指向的不足,从而可对双边交易对电网的使用程度进行较为合理的认定公平参照函数的引入可有效地避免多解问题,在考虑网络约束的情况下,可找到各双边交易匹配率尽量接近的解。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计及功率实际分布与转运服务影响的输电服务分摊方案研究
李卫东, 魏立明, 孙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0):44~49,-0001,():
该文对输电服务分摊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对现有输电服务分摊方案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基于节点注入功率进行输电服务分摊的方案只考虑了客观现象而忽略了主观愿望,而基于转运功率影响的输电服务分摊方案正相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输电服务分摊方案。按此方案,输电转运服务应承担的成本由两大部分构成:备用容量成本和运行容量成本。备用容量成本按邮票法进行分摊,而运行容量成本由两部分组成:转运合同中与实际功率流动分布吻合和不吻合部分所涉及的输电成本。这样既可按照实际功率走向进行成本分摊,又能计入转运合同的影响。出现“ 补贴(Cross-subsidies)”和“逆向流(Counter flow)”现象的问题迎刃而解。不同系统的多个运行方式的分摊结果表明:该分摊方案可保证整个系统的成本回收;可向用户提供有利于系统整体运行的成本信号;各转运服务间的合并与分离对分摊结果无影响;计算时间可满足实用的要求。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魏立明, 肖宏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54~59,-0001,():
在输电开放的电力市场中,双边交易已成为电力市场中的重要行为。然而计算双边交易所引起的损耗,目前提出的方法均忽略了交易之间的相互影响。针对这一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影响矩阵的损耗分摊方案。在该方案中提出了交叉影响矩阵,根据矩阵中的元素可以定量地分析交易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交叉影响矩阵定性地分析了逆向流性质,提出了显逆向流、准逆向流和隐逆向流的概念并给出判据;在该文提出的损耗分摊方案中由于将交叉影响矩阵中的元素作为损耗分摊系数,因此其分摊结果可反映交易间的相互影响。通过IEEE-57 母线标准测试系统演示了所提方案的计算过程。
-
4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魏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4):491~493,-0001,():
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潮流追踪中普遍使用的节点功率等比例分配原则只有在联营运营框架下是正确的。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联营-双边贸易市场框架下节点功率分配的新原则--双边贸易优先分配原则。指出了节点功率分配的优先次序为网络约束、双边交易和联营交易。 几个简单算例说明了利用本文提出原则进行潮流追踪所得到的输电设备利用份额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肖宏飞, 魏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4):520~523,-0001,():
在对现有的各种输电网络功率损耗分摊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联营与双边(多边)贸易共存的市场框架下,基于潮流追踪的输电网络功率损耗分摊方案,对双边贸易模式下的功率损耗分摊机理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在联营与双边贸易共存的市场框架下的损耗分摊原则和计算方法。 算例计算过程表明,该方案可根据潮流追踪结果方便地将系统功率损耗分配于每个双边贸易,且具有合理性,解决了已有基于潮流追踪方法不能处理的双边贸易问题。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肖宏飞, 魏立明, 李卫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1):118~121,-0001,():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服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如何处理伴随输电系统开放而带来的新问题,对联营与双边交易共存(P2B)市场模式下的损耗分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市场成员进行认定,将其划分为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成员选用相应的损耗分摊方法。这种划分方式有利于确定市场成员的权利与责任,能够体现损耗分摊的公平性与合理性。IEEE-57母线标准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系统的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卫东, 孙辉, 赵善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1):32~35,-0001,():
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提出了一种新的损耗分摊原则,其要点是将附加损耗按功率比例进行分摊。对该原则的公平与合理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损耗分摊原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所提出的分摊原则可为用户提供有利于降低整个系统损耗的信号。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华北冲积平原区土壤剖面质地层次空间分布的三维随机模拟*
胡克林, 贺勇, 李卫东, 李保国†
土壤学报,2008,45(2):193~200,-0001,():
土壤质地层次的空间分布(或土体构型)的复杂变异性是冲积土壤的典型特点之一,定量描述土体构型对于土地利用和溶质运移研究来说极其重要。本研究根据华北冲积平原上一块面积约15km2区域内的139个土壤剖面观测数据,运用转移概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区域内土壤质地层次空间分布的变异特性。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层次的空间分布不是纯随机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毗邻转移趋势。将本文得到的土壤质地层次空间分布的三维马尔可夫链模型用于指示条件模拟后,最终模拟结果反映了不同质地层次间的交叉协相关关系,所得结果为进一步模拟水分溶质在区域土壤中的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