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6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7年05月22日

【期刊论文】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阳性细胞的观察

徐玉东, 徐媛媛, 刘丽, 贾立敏, 钟淑琦, 魏岚, 赵太平, 马月秋, 伊藤恒敏

解剖学报2004年8月第35卷第4期/ACTA ANATOMICA SINICA Aug., 2004, Vol. 35, No. 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胸腺内何种间质细胞,并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应用CD11c单克隆抗体及NLDC-145单克隆进行标记,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及免疫电镜法对胸腺内间质细胞进行观察。结果:CD11c阳性细胞为指状嵌入突起细胞((interdigitating cell, IDC)及少数巨噬细胞。NLDC-145阳性细胞为胸腺上皮细胞。结论:CD11c标记IDC,NLDC-145标记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巨噬细胞中存在小同亚群。

指状嵌入突起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CD11c抗体, NLDC-145抗体, 小鼠

上传时间

2007年05月22日

【期刊论文】FCA和FICA可增强淋巴滤泡捕捉抗原的能力

徐玉东, 钟淑琦, 刘丽, 贾立敏, 马月秋

解剖科学进展2002年第8卷第4期/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 2002, Vol. 8, No. 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池形成,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对滤泡树突状细胞((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将FCA,FI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应用PNA-B法及PA P免疫组化法染色,采取三维重塑方法,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注入FCA、F ICA后第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第35日数量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退。同时,滤泡树突状细胞(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初级淋巴滤池, 完全弗式佐剂, 小完全弗式佐剂, 滤池树突状细胞

上传时间

2007年05月22日

【期刊论文】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淋巴滤泡的形成

徐玉东, 刘丽, 谢遵江, 马月秋, 张云芳, 杨玉凤

解剖与临床2002年第7卷第1/2期/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2002, Vol. 7, No. 1/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观察用500rad X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腘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形成。方法:本实验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及三维重塑技术。结果:X线照射后,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淋巴滤泡被破坏。之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从照射后第5天开始,出现淋巴滤泡的再构筑;第10天淋巴滤泡数量增多并且出现生发中心;到照射后第14天,淋巴滤泡的数量正常。此外,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结论:500rad的X线可以破坏淋巴滤泡,受破坏的滤泡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再聚集。再构筑的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滤泡再生形成的。滤泡的再构筑与有无生发中心无关。

淋巴滤泡, 滤泡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X射线

上传时间

2007年05月22日

【期刊论文】家兔回肠淋巴管三维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徐玉东, 贾立敏, 刘丽, 徐媛媛, 钟淑琦, 魏岚, 赵太平, 马月秋

解剖 科学进展2003年第9卷第3期/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 2003, Vol. 9, No. 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回肠淋巴管的二维结构及流注关系。方法:将Mercox注入家兔回肠壁内制成淋巴管铸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回肠各层淋巴管的二维结构。结果:回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都有毛细淋巴管网及淋巴管。在小肠绒毛内存有中央乳糜管,铸型样品上可见其立体结构,可见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毛细淋巴管网,该网汇合而成的淋巴管穿过肌层进入浆膜层,之后以淋巴集合管的形式入肠系膜淋巴管而离开回肠。铸型标本可见淋巴管呈串珠状外观,管壁表而有双凹切迹,相当于淋巴管瓣膜的部位。铸型表面还可见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椭圆形压迹,光镜下可见粘膜下与肌层之间存有三角形间隔,其内动脉与两条淋巴管并行。结论: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该网与粘膜下淋巴管网相连,此淋巴管再穿肌层入浆膜层后离开回肠并见淋巴通道存在于中央糜管周围。

回肠, 淋巴管, 扫描电镜, 铸刑, 家兔

上传时间

2007年05月22日

【期刊论文】回肠淋巴管三维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徐玉东, 钟淑琦, 张雅芳, 刘莉, 张云芳, 海力斯

中国解剖与临床2000年第5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al Practice Vol. 5, No. 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回肠淋巴管的三维结构及流注关系;方法:使用16只家兔,将Mercox注入动物回肠壁内,制成淋巴管铸型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回肠各层淋巴管的三维结构。为配合铸型标本,同时制作了半薄切片;结果:通过对回肠淋巴管的二维及三维结构的观察,可见回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都有毛细淋巴管网及淋巴管。在小肠绒毛内存有中央乳糜管,铸型样品上可见其立体结构。又观察到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毛细淋巴管网。该网汇合而成的淋巴管穿过肌层,进入浆膜层,之后以淋巴集合管的形式入肠系膜淋巴管而离开回肠。铸型标本可见淋巴管呈串珠状外观,管壁表面有双凹切迹,此相当于淋巴管瓣膜的部位。铸型表面还可见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椭圆形压迹。光镜下可见粘膜下与肌层之间存有三角形间隔,其内动脉与两条淋巴管并行;结论: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该网与粘膜下淋巴管网相连。此淋巴管再穿肌层入浆膜层后离开回肠。本文见到淋巴通道存于中央乳糜管周围。淋巴液的形成、运输与淋巴管周围的动脉搏动有关。

回肠, 淋巴管, 扫描电镜, 铸型, 家兔

合作学者

  • 徐玉东 邀请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