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3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8年07月14日

【期刊论文】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潘竟虎, 石培基, 董晓峰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 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 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值。在GIS 软件支持下, 将中国划分为 5 km×5 km 的格网, 利用场强模型, 对2004 年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腹地进行了划分, 比较腹地的范围及相互关系, 并与省域和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 实现了城市腹地测定、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表明: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规模值差异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规模相差达284 倍。场强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的分异特征, 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一致。中、东部的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区域全部分布在省域交界地带, 在场强值大于12 的级别上, 东、中部城市的场强影响范围连成一片。各城市腹地范围相差亦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腹地相差达5488 倍。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位于其腹地的几何中心, 偏移比较大的城市往往成对分布。城市腹地与省域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 根据腹地在市域行政范围内的面积比例, 将城市分为4 类, 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依据腹地的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3 个一级城市经济区、11 个二级区和38 个三级区。

城市腹地, 城市经济区, GIS, 城镇体系, 中国

上传时间

2008年05月25日

【期刊论文】河谷型城市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空间特征分析——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

潘竟虎, 石培基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2005 年安宁区SPOT 5 遥感影像和正射航空影像数据,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选取斑块密度、景观形 状指数、分形维数指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数, 在确定出研究区的适宜研究粒度为10 m 的基础 上, 从斑块格局、区域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景观生态分析, 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研究. 采用200 m ×200 m 的正方形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切分成规则格网, 计算每个格网的多样性指数, 通过半方差分析研究多样性空间结 构特征. 结果表明, 农业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较高, 人工景观类型斑块形状规则, 自然景观的分维数较高. 各街道的 景观指数分异特征明显. 多样性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 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 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安宁区中 部.

城乡交错带, 景观格局, 空间特征, 河谷型城市, 安宁区

上传时间

2008年05月25日

【期刊论文】甘肃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潘竟虎, 石培基, 董晓峰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 然要求。文章从甘肃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 总体用地结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城市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 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16 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 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化与土地利 用和谐发展的对策。

城市化, 土地集约利用, 甘肃省, 综合评价

上传时间

2008年04月11日

【期刊论文】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潘竟虎, 王 建, 王建华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 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 +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 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15 a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5 a间,长江、黄河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 744. 77 km2 ,平均减少率为1. 2% / a。长江源湿地的退化比黄河源明显。湿地主要是由高寒沼泽草甸湿地向高寒草甸湿地、裸岩裸土地和高寒草原演变,以及由水域向滩地转变。各湿地景观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度和分维数提高,优势度降低,湿地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15 a间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37. 86 ×108元。气候干暖化是造成源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进程。

高寒湿地, 长江、黄河源区, 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上传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期刊论文】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及效果评价—以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为例

潘竟虎, 潘竞虎, 魏宏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1月第16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an. 2008. 16(1): 192-19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根据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的环境特点,提出了自然力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建设模式,包括退化林地修复模式、荒山荒坡修复模式、农地修复模式和生态辅助措施。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修复模式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当河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明显,农田退化系统恢复效果显著,植被盖度提高,种群数量增加,生态系统向良性演变。

生杰修复, 水土保持, 监测与评价, 两当河, 长江流域

合作学者

  • 潘竟虎 邀请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