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1月28日

【期刊论文】再造手指控制的电子假手

陈峥嵘, 陈中伟, 胡天培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将二足趾移植于前臂残端再造手指,利用再造手指控制多自由度电子假手治疗前臂部分缺失。方法 患者女性,19岁,右手及腕部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碾碎,于腕上8cm行前臂截肢。取患者左足第二趾移植于前臂残端再造手指。移植术后二月,患者转入康复中心接受进一步康复训练。包括:①调整承重训练;②重量敏感性测试与训练;③手的稳定度测试与训练;④再造手指的控制能力测试与训练。结果 移植足趾存活良好。经过康复训练再造手指功能良好。指令控制测试中电子假手的准确度为100%。再造手指不仅能够准确地控制单自由度电子假手完成手指伸屈,而且能够精确地操纵三自由度电子假手完成假手手指的屈伸,以及腕关节的屈曲、背伸、旋前、旋后,有助于自理日常生活。结论 通过移植足趾于前臂残端,可以使电子假手达到100%的准确度。作者的报告为提高多自由度电子假手的控制准确度减少误动作提供了有用的途径和范例。

再造手指, 电子假手, 再造手指控制的电子假手

上传时间

2005年01月28日

【期刊论文】腓骨移植治疗肢体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陈峥嵘, 陈中伟, 张光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6,19(3):161-16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时间为术后2~12年,移植骨最长达26cm。结果: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18例,肿瘤切除后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缺损,1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作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缺损,结果前者愈合良好,移植骨片与受骨接合牢固,游离腓骨移植则愈合较差。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可一期重建因骨肿瘤或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造成的6cm以上的骨缺损,其优越性远远超过游离腓骨移植。

腓骨, 移植, 恶性骨肿瘤

上传时间

2005年01月28日

【期刊论文】雪旺细胞种于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构建自体人工神经的实验研究

陈峥嵘, 程飚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17(3):176-17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设计并构建一种新型的神经引导导管。方法 将兔雪旺细胞种到用成粘蛋白多孔医用组织引导的再生胶原膜支架培养2周后,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雪旺细胞吸附、生长迁移情况;以雪旺细胞胶原膜管的形式植入体内,观察它诱导神经再生的能力。结果 成年兔雪旺细胞在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生长良好,并均匀分布于支架表面,且基质分泌旺盛。体内模型发现神经已通过移植物长入远端,胶原膜已吸收。结论 雪旺细胞可以在多聚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得到扩增,种有雪旺细胞的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导管可以形成一个诱导神经轴突再生的微环境,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具有人工神经的基本特性,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长段神经缺损提供了研究基础。

许旺氏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神经,, 人工

上传时间

2005年01月28日

【期刊论文】腓骨移植治疗上肢侵袭性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陈峥嵘, 张光健, 孙静娟

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10(4):214-2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带血管腓骨治疗上肢侵袭性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10例,不带血管腓骨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3例,总共23例。随访时间2~12年,随访中使用ECT(单光子照射扫描照相),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带血管腓骨10例移植骨片生长良好,移植骨片与受骨愈合牢固;不带血管腓骨移植骨片长度超过6cm时愈合困难。本组带血管腓骨移植骨片最长26cm,最短9cm,这种手术最大的进步是病变组织可彻底切除,切除后可一期重建缺损组织。另一个优点是移植后的骨片周径可有增粗。

腓骨移植, 上肢, 骨肿瘤

上传时间

2005年01月28日

【期刊论文】Fibula grafting for treatment of aggressive benign bone tumor and malignant bone tumor of extremities

陈峥嵘, Chen Zhengrong, Chen Zhongwei, and Zhang Guangji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7; 110(2): 125-12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vascularized and non-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perform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s after the resection of bone tumors. Methods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was performed in 18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r aggressive benign bone tumor of the extremities. Non-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was performed in 15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radius. All the 1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radiograph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colored Doppler's sonography (CDS) examinations and functional observation for 2 to 14 years. Results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s with bone defects of 9 to 26cm showed good blood supply i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ECT) and radiography examinations, and bone union was achieved (Table 1). In non-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cases (Table 2), bone union was not achieved. Cconclusions The advantages of vascularized grafting are the feasibility of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various tissues and the growth of grafted fibula.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to reconstruct large bone defect resulting from the resection of extensive bone tumors, such as giant cell tumor (GCT),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and malignant bone tumors.

合作学者

  • 陈峥嵘 邀请

    复旦大学,上海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