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9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刘鸣, 曹朝阳*, 刘鸣△●, 谈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4):282~28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评价高压氧(HBO)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全世界关于HOB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Rcr/ccr)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至2001年l2月,共收集到国内外23个已完成的RCY,其中8个(共包括1145例病人)有关HBO的7个RCY和1个CCI"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IIO治疗远期病死率或残废率在HBO组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BO治疗的副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2.82% vs O;机会比(OR)5.54;94%可信区间(0)2.09~14.68;P=O.OOO6];早期病死率低[0VSl1.11%;OR 0.12;95% C1 0.02~0.90;P:O.04]。结论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目前有关的RCI"普遍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尚不能对HBO的疗效作出明确的结论。确切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更多的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RCY加以进一步证实。

高压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原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刘鸣, 杨杰, 刘呜, 肖家和, 刘再毅, 谢娜, 吴丽娥, 张月辉, 赵晓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182~18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研究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登记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并随访6个月。对CT特征等预后因素与预后依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血肿体积是脑出血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死亡的cT预测因素;(2)血肿体积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是脑出血患者6个月末死亡/残疾的cT预测因素。结论 (1)血肿体积可用于预测脑出血的死亡风险;(2)血肿体积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死亡/残疾的风险。

脑出血, CT,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丹参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刘鸣, 吴波, 张世洪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2):101~10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评价丹参类药物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性结局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全面收集全世界范围内丹参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初步检索到8个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但经筛选,仅3个试验、30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2个试验被排除,3个试验待评价。3个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疗程21~28天,均未报告3个月时的死亡或依赖人数,仅1个试验报告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个试验在治疗结束时均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的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K 1.07,95%CI(1.01,1.14)]。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没有试验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结论 本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显示丹参类药物有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近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或病残程度的趋势,但因缺乏评价其远期功能性结局的指标,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因此,继续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丹参,, 缺血性脑卒中, 系统评价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我国急性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分析

刘鸣, 吴波, 袁强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3):164~16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急性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3年3月以前发表的国内6种神经内科杂志进行人工检索。纳入所有研究急性脑卒中治疗措施、自述为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的人体研究报告。排除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TIA的试验。对疗效判断指标的类型、随访时间、是否采用盲法判断疗效、是否报告失访、统计分析方法及阳性结果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人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210个。使用病理水平指标的试验119个(57%),病损水平指标161个(77%),25个(12%)试验采用残疾/生活能力水平指标,但没有试验将数据变换为二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残障/生存质量水平指标的试验为0个,33个(16%)试验在结果中报告了死亡人数但多未将病死率设计为疗效指标。随访时间3h~3年,中位时间17天:仅4个试验(2%)报告了失访率。97%的试验未描述是否采用盲法评价疗效。199个(95%)试验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果。结论 国内急性脑卒中临床试验在采用与患者相关的疗效判断指标、盲法评价疗效、随访时间及报告失访率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

卒中, 临床试验, 疗效判断, 中国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

刘鸣, 吴丽娥, 张月辉, 赵晓玲, 杨杰, 谈颂, 张世洪, 吴波, 谭燕, 王清芳, 王丽春, 李伟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292~29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不明原因型36.1%,小动脉闭塞型29.6%,心源性栓塞型23.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7%,其他明确病因型0.9%。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心源性栓塞型最高(27.6%),小动脉闭塞型最低(1.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死亡/残疾率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高(45.2%),小动脉闭塞型最低(7.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复发例数较少,结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 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和复发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脑梗塞, 脑血管意外, 队列研究, 预后

合作学者

  • 刘鸣 邀请

    四川大学,973,863首席科学家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