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9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吕晓菊, 阮卫, 杨祚升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学分册,2004,11(6):536-53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产β-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酶的修饰钝化作用、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泵出作用等,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

吕晓菊, 宗志勇, 雷秉钧, 高燕渝, 俞汝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10(10):999-100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头孢他啶耐药菌株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方法 对2002年4月-2003年1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了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将对亚胺培南耐药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菌株用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101株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分离自痰,分布于全院16个临床科室,但有1/3以上来自于ICU病房。这101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突出,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0.1%、88.1%和81.2%;而对包括头孢他啶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而且多重耐药菌株常见。共有1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出9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分布广,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仅碳青霉烯和四代头孢菌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存在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部分耐药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

不动杆菌属; 抗药性, 多药; β内酰胺酶类; 头孢他啶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体外、体内药效学研究

吕晓菊, 俞汝佳, 冯萍, 王浴生, 杨新云, 陈智鸿, 杨芳炬, 周素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289-29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两药不同配比对临床分离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对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 335株细一体外实验显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较哌拉西林钠单用对产酶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增强1~4倍以上。也增强了哌拉西林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体内试验显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及其组分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的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经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的体内抗菌作用比较。哌拉西林钠静脉注射单用对四种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55.71mg/kg、6.54mg/kg、24.09mg/kg与11.07mg/kg;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者为27.96mg/kg、2.49mg/kg、6.75mg/kg与6.36mg/kg,分别比哌拉西林钠强2、2.5、3.5与1.8倍。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的革兰阴性菌静脉注射的体内抗菌活性强于对革兰阳性菌者。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皮下注射对四种产酶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弱于静脉注射者。结论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产酶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强于哌拉西林钠单用,无论静滴或皮下注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菌株感染小鼠的ED50明显优于哌拉西林钠单用。静脉注射是临床应用较恰当的给药途径。

哌拉西林/, 舒巴坦,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药效学, 半数有效量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序列分析

吕晓菊, 陈炫, 范昕建, 雷秉钧, 俞汝佳, 高燕渝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4(2):102-10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TEM及SHV型ESBLs亚型,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的产ESBI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株的TEM型及SHV型ESBLs基因并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所有产ESBIS株均耐头孢噻肟,11株耐氨曲南,2株分别耐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西丁耐药的分别为11株、5株和3株。12株ESBIS菌中10株产SHV-2,2株产TEM-19。结论 本研究中的产ESBLs株以耐头孢噻肟和氨曲南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株,产SHV2和TEM-19是其对头孢噻肟及氨曲南等氧亚胺基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09日

【期刊论文】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研究

吕晓菊, 陶传敏, 李萍, 李小春,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9(5):381-38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lll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 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

合作学者

  • 吕晓菊 邀请

    四川大学,973,863首席科学家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