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2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16日

【期刊论文】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雄性社会行为与嗅觉相关脑区性激素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

邰发道, 何凤琴, 张育辉, 安书成

动物学报,2004(2):165-17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行为聚焦取样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n=15)和沼泽田鼠(M.fostis)(n=15)在同种雄雄交往中的行为差异,及在雄雄交往前后雌激素β受体(ERβ)和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差异。在2h的雄雄交往中,前1h棕色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和防御行为,后1h攻击行为较少,沼泽田鼠前后1h差异不大,整个2h期间,棕色田鼠较沼泽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防御行为,较少的非社会行为。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没有社会交往时棕色田鼠主嗅球系统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ERβ免疫阳性细胞(ERβ2IRs)明显少于沼泽田鼠,且显色淡,AR免疫阳性细胞(AR2IRs)在两种鼠间差异不大,且都明显少于各自的ERβ2IRs。2h交往后,棕色田鼠主嗅球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的ERβ2IRs细胞数明显少于交往前,AR2IRs细胞数明显多于交往前;沼泽田鼠交往前与交往后ERβ2IRs和AR2IRs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且显著多于交往后棕色田鼠ERβ2IRs细胞数,显著少于交往后棕色田鼠AR2IRs细胞数。以上结果表明:两种田鼠在社会交往中社会行为不同;ERβ的减少和AR的增多可能在社会识别及攻击行为中均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也是引起两种田鼠社会行为发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主嗅球系统, 犁鼻系统, 雌激素β受体(, ERβ), 雄激素受体(, AR),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16日

【期刊论文】棕色田鼠探究行为对同种个体气味源反应格局的分析

邰发道, 王建礼, 安书成

动物学杂志,2004(4):22-2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观察非动情期的棕色田鼠对麻醉的同种个体身体气味源的探究行为,包括雄鼠对麻醉雄鼠和雌鼠的嗅闻、雌鼠对麻醉雄鼠和雌鼠的嗅闻,分析了棕色田鼠在社会探究中对不同气味源的反应格局。结果表明,棕色田鼠对同种个体肛殖区和面部的嗅闻频次及嗅闻持续时间最多(P<0105);对背部、腹部、肋部嗅闻的频次和持续时间较少。在对同一部位的嗅闻中,在嗅闻频次上,雄鼠对雄鼠的嗅闻、雌鼠对雌鼠的嗅闻以及雌鼠对雄鼠的嗅闻都显著多于雄鼠对雌鼠的嗅闻(P<0105);在嗅闻时间上,性别组合对同一部位的探究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气味源与性别组合有交互作用(P<0105),影响探究行为。这些结果说明棕色田鼠的肛殖区和面部是重要的气味源,而且在对同一气味源的探究中存在性别差异。但在非动情期,异性间的探究并不总是高于同性间的探究。

棕色田鼠, 气味源, 社会探究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16日

【期刊论文】一氧化氮与嗅觉识别记忆

邰发道, 王建礼, 安书成

生理科学进展,2004(2):146-14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解剖及功能完全不同的两套嗅觉系统中,一氧化氮(NO)对嗅觉识别记忆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在犁鼻系统介导的信息素的识别记忆形成中,NO不起直接和关键的作用。由NO诱导的非交配雌鼠对雄鼠信息素的特异性记忆是通过调制神经递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来实现的;在主要嗅觉系统介导的气味识别记忆中,NO可能是通过NO2cGMP途径对记忆的形成起直接的作用。在嗅觉记忆的获得与巩固中,NO也可能参与调制催产素与加压素的释放。

嗅觉识别记忆, 一氧化氮, 嗅觉系统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16日

【期刊论文】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邰发道, 邰发道①, 王廷正①, 张育辉①, 郝琳①, 孙儒泳②

动物学报,2003(2):248-25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M.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呈管状结构;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中间管壁(犁鼻粘膜)变成底部,侧面管壁(假覆层上皮)变成犁鼻管顶壁,最终犁鼻管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通过选取中间相似部位对两种田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棕色田鼠犁鼻粘膜比沼泽田鼠厚,而其长度却短于沼泽田鼠。棕色田鼠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僧帽细胞带宽均大于沼泽田鼠,而带长却小于沼泽田鼠。相关分析发现,犁鼻器和副嗅球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可能和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棕色田鼠幼体的犁鼻粘膜、神经细胞核、假覆层上皮、血管面积均小于成体。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副嗅球, 犁鼻器, 组织结构

上传时间

2009年06月16日

【期刊论文】棕色田鼠消化道形态变化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邰发道, 徐金会, 安书成

动物学报,2003(1):32-3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研究能量代谢与消化道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某些生活史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食物平衡法、耗氧量测定、形态测量和组织学方法,分别测定了雄性、非繁殖雌性及哺乳雌性棕色田鼠(Mirotusmandarinus)的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和胃肠器官长度、重量以及肠道各段管径和黏膜厚度。结果表明:哺乳雌鼠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高于非繁殖雌鼠和雄鼠,且消化道各器官有最大的重量、管径和黏膜厚度。由此可见,哺乳雌鼠能量需求增加,促使消化道形态结构进行一些有益的调节。棕色田鼠在哺乳期代谢率增加时,仅有消化道器官重量、黏膜厚度及小肠管径的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其哺乳期较长,胎仔数较少,生后生长缓慢等生活史特征有关。同时也说明在未受到十分严峻的能量胁迫的情况下,动物并不需付出昂贵的代价去增加消化器官的长度。

棕色田鼠, 消化道, 形态变化, 能量需求, 生活史特征

合作学者

  • 邰发道 邀请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