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1年06月20日

【期刊论文】高含盐量石油发酵工业废水处理研究

杨健, 王士芬

给水排水,1999,25(3):1~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石油发酵工业废水中高含盐量对于生物处理有强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SBR活性污泥法对该类废水进行有机物降解试验,在废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浓度(TDS)50000mg/L~65000mg/L和CODCr浓度3000mg/L~6000mg/L范围内高含盐量对驯化后的耐盐活性污泥并无明显抑制作用,CODCr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BOD5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半速度常数Ks=340mg/L,最大比降解速度K=1.96d-1。驯化活性污泥以菌胶团和少量原生动物(裂口虫和漫游虫)为主,菌落形态相对较少。

驯化活性污泥, 含盐量, 生物降解, 抑制作用, SBR反应器

上传时间

2011年06月20日

【期刊论文】污染控制技术的清洁性及其LCA评估

杨健, 吴敏, 郝一舒

2002,25(2):28~2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运用LCA可对污染控制技术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其清洁性,能确切地取得生命周期内各阶段输入和输出的物为、能耗以及各各潜在环境影响的量化清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完善化分析。通过清洁性评估可有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创新、选择和决策,从而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去解决污染问题,满足我国可发展的战略要求。

污染控制, 清洁性, 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分析

上传时间

2011年06月20日

【期刊论文】生物滤池污泥的生态稳定试验研究

杨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33~53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生态滤池对高负荷生物滤池所产生的生物膜污泥进行分解稳定的中型试验。生态滤池由布水区、滤床和排水区3部分组成。滤床中蚯蚓等各种微型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将生物膜污泥作为生长代谢营养源,集污泥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处置和踪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当生态滤池水力负荷3.0m3/(m2-d),污泥负荷(SS)0.18kg/(m2-d)时,生物膜污泥可被滤床的生态系统所吸收和稳定,过滤后出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生态滤池中少量增殖的蚯蚓和蚯粪可用作饲料和高效农肥。该方法处理生物污泥具有节能和造价、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方便,解决污泥最终处置问题等特点。

生态稳定, 蚯蚓, 生态滤池, 生物膜污泥

上传时间

2011年06月20日

【期刊论文】普通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杨健, 吴敏

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69~7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技术(LCA)要从全过程的视角识别和比较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并在此上提出改善其能效的措施。运用LCA方法对于普通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从其原材料开采加工直至污水厂施工建设、处理运行以及废弃拆除的LC全过程能耗进行了识别和量化分析,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进行了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微孔和穿孔管两种曝气方式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普通生物滤池法的LC能耗分别节省37.7%-140.9%。

生命周期, 普通生物滤池, 能耗, 比能耗

上传时间

2011年06月20日

【期刊论文】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汗水的研究

杨健, 吴一蘩, 王树乾, 施鼎方

四川环境,2001,20(1):6~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绿色环保技术。厌氧水解池和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的塑料填料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高布水性能和抗堵塞的优异性能,并无须回流。当厌氧水解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30米3/米3。日,该系统处理城镇污水的CODcr去除率达80-86%,BOD5去除率达85-95%,SS去除率达85-95%,处理后出水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与广泛运用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相比,该技术可节约基建投资20%以上,节约能耗50%以上,同时还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剩余污泥少等特点。

厌氧水解池, 高负荷生物滤池, 回流, 城镇污水, 塑料模块填料

合作学者

  • 杨健 邀请

    同济大学,上海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