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4日

【期刊论文】中华芦荟叶的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研究

胡正海, 沈宗根, , Elena CHAUSER-VOLFSON Yitzchak GUTTERMAN 胡正海*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用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Berg.)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储藏和合成场所。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叶的结构由表皮、同化薄壁组织、维管束和储水组织组成。其旱生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表皮具厚的角质层,外切向壁次生加厚,气孔下陷,中央储水组织发达;绿色组织没有明显的分化。其中,R个细胞环绕的气孔器和叶基出现的第二轮维管束在芦荟属中首次报道,具有种的特征。中华芦荟叶中所含的蒽醌类次生代谢物主要是芦荟素(barbaloin or aloin),其含量和叶位及同一叶的不同部位有关,植株上部嫩叶及每一叶的上部含量高于下部老叶和叶的中部,叶基部含量最低。比较被测的解剖学指标和植物化学分析的结果发现,叶中维管束的密度和芦荟素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用5% Pb(CH3COOH)2沉淀处理及5%NaOH的颜色反应检测芦荟素的储藏和合成部位,初步结果表明,位于韧皮部端的数个发达大型薄壁细胞是芦荟素的储藏场所,而绿色组织和维管束鞘是可能的合成场所。

中华芦荟, 叶结构, 芦荟素含量, 维管束密度, 组织化学反应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4日

【期刊论文】中国芸香科植物叶分泌囊比较解剖学研究*

胡正海, 刘文哲

植物分类学报,36 (2): 119~127 (199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整体透明、石腊和薄切片方法对芸香科22属,40种和2变种植物叶分泌囊的形态结构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成熟分泌囊都由鞘细胞和一层上皮细胞围绕圆形腔隙构成,上皮细胞扁平,细胞壁薄完整,故分泌囊属裂生方式发生。鞘细胞1~5层,不同种类的层数有变化,个别种缺乏。内层鞘细胞为扁平的薄壁细胞外层的细胞壁较厚。分泌囊的形态结构、着生位置和分布密度等在不同属或不同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分泌囊在叶中的分布位置和形态结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叶缘齿缝分泌囊,叶肉分泌囊和两者混合型。叶肉分泌囊又可分海绵组织分泌囊和栅栏组织分泌囊。在此基础上对该科各类型分泌囊的形态演化关系以及各亚科或各属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芸香科,, 分泌囊,, 比较解剖学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4日

【期刊论文】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胡正海, 初庆刚

林业科学,2001,37(4):19~2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4个阶段。阶段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锇滴

油樟,, 油细胞,, 粘液细胞,, 发育,, 超微结构,, 栓质化壁层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4日

【期刊论文】猫儿屎果实的分泌表皮中橡胶的形成和细胞结构的变化

胡正海, 田兰馨

植物学报,1973,15(2):174~18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溴-碘-冰醋酸变性试剂的组织化学方法和细胞学方法的研究,观察猫儿屎的橡胶是局限在果皮的分泌表皮细胞的原生质中形成的。通常在开花、受精后10天左右,开始出现橡胶颗粒,直到分泌表皮深生为乳法道时才逐渐停止。此种分泌表皮不同于果实的外表皮,其细胞体积迅速扩大,原生质浓厚,长期保持活跃的活动能力,最后,由于细胞被橡胶所充满,失去生活能力,溶生为乳汁道。猫儿屎的橡胶在分布上和形成时间上的局限性是和分泌表皮的形成方法密切相关的。此种特点,为掌握橡胶的生物合成机理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并为今后提高该植物的橡胶产量提供了参考资料。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4日

【期刊论文】六种芦荟叶的角剖结构及其与芦荟素含量的相关性

胡正海, 李景原, , 王太霞, 沈宗根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 (5): 594-60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半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69种芦荟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和储藏芦荟素的组织。结果表明,6种芦荟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早生植物肉质叶的结构特征,表皮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其外壁加厚,并覆盖着厚的角质膜,气孔器凹陷,储水组织发达。6种芦荟叶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和易变芦荟(A. mutabilis Pillans)的光合组织细胞呈长柱状,类似栅栏薄壁组织。中华芦荟(A.vera L. var. chinensis Berg.)库拉索芦荟(A.vera L.)、皂叶芦荟(A.saponaria Hawer)和绿芦荟(A. greenii Bak.)则为等直径薄壁细胞。木立芦荟、中华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的维管束中有大型薄壁细胞,皂叶芦荟和绿芦荟的维管束中无大型薄壁细胞。木立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在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之间有一层不含叶绿体的小型薄壁细胞,包围着储水薄壁组织,称之为储水组织鞘。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则没有储水组织鞘 。HPLC测量结果表明,木立芦荟叶芦荟素含量最高,库拉索芦荟和易变芦荟次之,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含量最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蓝光下,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仅存在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 和储水组织鞘 中,而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中没有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因此,维管束中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是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储藏场所。综上所述,芦荟素含量与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维管束鞘和储水组织鞘 的情况密切相关。

芦荟, 叶结构, 芦荟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显微镜观察, 半薄切片

合作学者

  • 胡正海 邀请

    西北大学,陕西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