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陈汉林, 丁巍伟, 王渝明, 杨树锋, 吴能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1(2):216~22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2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南海, 台西南盆地, 双层构造, 反转构造, 构造演化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西昆仑山库地蛇绿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陈汉林, 杨树锋, 董传万, 沈晓华, 齐德文, 赵冬冬, 贾承造, 魏国齐, 李继亮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1997, 34 (3): 281-28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库地蛇绿岩套由下部超镁铁质岩、辉长岩、幔源型花岗岩和上部基性火山岩、复理石等成分构成,形成于震旦纪—寒武纪。通过基性的辉长岩、玄武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得出,辉长岩表现出与典型蛇绿岩套中的堆晶辉长岩的特征相一致;而玄武岩则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一致,认为该蛇绿岩套是形成于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结合库地岛弧花岗岩的特征,提出塔里木盆地南缘在震旦纪—早古生代时期存在一个广阔的大洋,这一大洋在志留纪末期关闭。

西昆仑山 蛇绿岩套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晚震旦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陈汉林, 杨树锋, 董传万, 赵冬冬, 贾承造, 魏国齐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6):753~76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也是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战略接替地区。因此,探讨塔里木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地区出露了一套晚震旦世玄武岩。晚震旦世的舒盖特布拉克组由碎屑岩夹有玄武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少量橄榄石等组成,具有气孔2杏仁构造,间粒结构和辉绿结构。根据古植物化石和U2Pb同位素年代学的结果确定其年代为晚震旦世。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晚震旦世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玄武岩为一套来源于亏损地幔的板块内部碱性玄武岩。依据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和沉积学特,作者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晚震旦世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的裂谷环境。这一研究成果对解决塔里木盆地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塔里木盆地, 玄武岩, 构造背景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南海深海盆磁异常分析及其动力学意义

陈汉林, 丁巍伟, , 杨树锋, 初凤友, 邹乐君, 沈晓华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2003, 30 (2): 223~22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南海深海盆分布着大范围规律性很强的条带状磁异常。通过插值切割法对其中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的磁异常进行分析。发现南海深海盆区的磁力异常具有叠加性,西南次海盆主要受约5km以上的浅部磁源的影响,表现为NE2SW向展布,5km以下磁异常的展布开始变得模糊,强度也变弱;而东部次海盆不仅受5km以上的EW向浅部磁源的影响,同时深部磁源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方向上也表现为EW向,但是强度随着深度而减弱。由此提出了两海盆地磁异常差异所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认为西南次海盆的磁源是通过大陆边缘裂谷作用过程形成;而东部次海盆深部和浅部磁异常的磁源具有同时性和相同形成机理,是通过海底扩张作用的方式形成的。在结合其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动力学机制和演化历史。

东部次海盆, 西南次海盆, 插值切割法, 局域场, 区域场, 动力学机制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陈汉林, 杨树锋, 程晓敢, 肖安成, 周宇章, 卢华复, 贾承造, 魏国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3,39(1):001~00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速隆升事件,隆升速率达到138.8~198.8m/Ma。中新世南天山隆升的南部边界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北部古生代地层和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冲断层,而是在南部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在库车坳陷的阳霞地区,隆升的界线位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库车坳陷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天山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

南天山,, 新生代,, 裂变径迹,, 隆升和去顶作用,, 隆升边界

合作学者

  • 陈汉林 邀请

    浙江大学,浙江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