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在线学术期刊免费全文库 > > 动物营养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动物营养学报》是由我国畜牧科学界的先躯、动物营养学科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等老一辈专家者于1989年创办的,创办初始,以内部刊物的形式试刊,刊名《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4年7月,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1995年更名为《动物营养学报》。2005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1098号文件”批准,《学报》2006年起改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动物营养学分会承办,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动物营养学术刊物,期刊出版许可证为京期出证字5461号,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月刊。

CN:11-5461/SISSN:1006-267X

点击进入学报编辑部

论文总数:1979下载次数:151101

硅胶控释型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胡彩虹 朱康 钱仲仓 栾兆双 李卫芬

本试验以硅胶为控释载体,制备和表征了硅胶控释型丁酸(SG-B),并以丁酸钠为对照,旨在研究SG-B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5.8±0.2) kg 的54头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胎次一致、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丁酸钠组,饲喂基础饲粮+0.10%丁酸钠(丁酸含量为0.078% ) ;3) SG-B组,饲喂基础饲粮+0.19% SG-B(丁酸含量为0.078% ),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占1/2。试验期10 d。结果表

大豆抗原蛋白的组成及其致敏作用机理

朱翠1,2 蒋宗勇1

本文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的分类、组成和特征,以及大豆球蛋白与β-伴大豆球蛋白可能的致敏作用机理。

深黄被孢霉固态发酵生产油脂的工艺参数及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的研究

孙若芸 余冰 毛湘冰 毛倩 陈洪 陈代文

本试验旨在探讨深黄被孢霉固态发酵生产油脂的工艺参数及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底物组成及发酵条件,采用化学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检测发酵前后底物的理化性质,以比较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底物为玉米淀粉和麸皮的混合物;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麸皮为1:3,显著(P <0.01)。此条件下,发酵产物中油脂含量可达102 g/kg DM,其中C18:3和C22:6含量分别占油脂含量的4.03%和1.70% ;总能从发酵前的15.

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林仕梅1,2 毛述宏1 关勇1 潘瑜1 罗琳3

在实用饲料(含鱼粉6.0%,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64.5% )的基础上,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替代0、5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3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将270尾平均体重为50 g的雄性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其中饲喂替代水平为0的试验饲料的组为对照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50%替代水平组罗非鱼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与100%替代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 >0.05)。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

益生肠球菌的研究进展

刘虎传1,2 张敏红2

益生菌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饲料添加剂,不会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肠球菌作为应用广泛的一类益生菌,进入宿主可产生多种益生功效。本文主要对肠球菌的分类、存活特性、功能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饲粮阴阳离子差与奶牛体液酸碱平衡的关联性研究

吴文旋

本研究旨在分析饲粮阴阳离子差(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DCAD)与体液酸碱平衡之间的关联性。以3个DCAD水平对围产期奶牛体液酸碱平衡状态(尿液pH、血液pH及血液HCO3-)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SA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DCAD与尿液pH、血液pH及血液HCO3-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 <0.001) ; DCAD与尿液pH、血液pH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性(P <0.001),而与血液HCO3-间的回归性不显著(P >0.05) ;同时,尿液pH与血液pH

花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伍树松1 贺喜1 伍小松1 贺建华1 侯德兴1,2

本文综述了花青素的主要生理功能、花青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以及国内外一些行之有效的提取工艺及参数,探讨花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花青素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海南霉素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

王志博 张永根 辛杭书 刘薇 夏科

本试验旨在研究海南霉素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24 h 培养的方法来评价海南霉素的作用,其中体外培养底物(粗蛋白质18%,中性洗涤纤维30%,酸性洗涤纤维22% )精粗比为40∶60。试验分对照组(CON)、10 mg/L莫能菌素组(MON,阳性对照)以及0.1、1.0、10.0和100.0 mg/L海南霉素组(H0.1、H1.0、H10.0和H100.0)共6个组。发酵24 h后立即测定pH,然后采集样品用于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肽、氨基酸、蛋白酶和脱氨酶

芽孢乳杆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刘磊1 朱立贤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芽孢乳杆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200、100和50 mg/kg芽孢乳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200 mg/kg的芽孢乳杆菌显著降低了肉仔鸡1~3周的料重比(P <0.05) ;添加100 mg/kg的芽孢乳杆菌显著降低了肉仔鸡全期的料重比和死淘率(P < 0.05)。2)饲粮添加200 mg/kg的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定广西水牛常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周俊华1,2 邹彩霞1

为深入地揭示水牛常用粗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组分的特性,本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广西水牛4类20种常用粗饲料进行评定。测定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应用CNCPS的公式计算出碳水化合物组分中糖类(CA)、淀粉和果胶(CB1)、可利用纤维(CB2)和不可利用纤维(CC)的含量以及蛋白质组分中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非蛋白氮(PA)和不可降解粗蛋白质(PC)的含量。结果表明,同类粗饲料的CNCP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分

瘦素及其受体对肌肉组织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毛湘冰 陈代文 余冰 黄志清

近年来,体内外试验研究表明,瘦素的短期或长期处理能够调节哺乳动物骨骼肌和肌细胞内蛋白质的代谢,而这主要是由于瘦素可以调节肌细胞内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如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活性。因此,本文综述了瘦素及其受体在动物体内肌肉组织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中瘦素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营养物质通过激素调节蛋白质代谢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影响乳脂自发性氧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赵小伟1,2 王加启1

乳脂的自发性氧化反应可以导致牛乳风味异常,其主要源于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发性氧化反应。本文就乳脂发生自发性氧化反应的机制及其原因进行简要的概述,以期引起人们对乳脂自发性氧化反应研究的重视。

单宁对反刍动物促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徐晓锋 张力莉

长期以来,单宁一直被认为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饲粮中含有适量的单宁对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降低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提高氮的利用率、抑制甲烷的排放、提高肉及乳的品质等。本文就单宁对反刍动物促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β-羟基-β-丁酸甲酯调控肌肉代谢的研究进展

乔璇1,2 张海军2

β-羟基-β-丁酸甲酯(HMB)是亮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调控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并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本文在简述HMB生成与代谢途径的基础上,概述HMB 调控肌肉代谢的效果,并重点分析HMB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同时对HMB作为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述,以期为HMB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蛋鸡血清及蛋黄中脂肪性状的影响

杨秋霞1 王洪芳2 陈辉1 黄仁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PS)对蛋鸡脂肪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生产性能相近的380日龄海兰灰蛋鸡14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 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200和250 mg/kg黄芪多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蛋鸡料蛋比较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Ⅴ组(P <0.05)。试验组蛋鸡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崔虎1 张铁涛1 张志强1 耿业业1 高秀华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6周龄、平均体重为(5.71±0.60) kg的健康雄性蓝狐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蓝狐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4% (Ⅰ组)、26% (Ⅱ组)、28% (Ⅲ组)、30% (Ⅳ组)、32% (Ⅴ组)、34% (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Ⅲ组蓝狐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为最高,其中末重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 <0.01),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

饲料磷水平对草鱼形体的影响及其骨骼畸形的判定

肖顺应 叶元土 蔡春芳 金素雅 朱磊 姚仕彬 姚林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草鱼形体的影响,并对其骨骼畸形进行判定。选取初始均重为22.29 g的草鱼27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15尾,分别投喂含0、13、29、45、61、77 g/kg磷酸二氢钙的纯化饲料。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添加量为29 g/kg的组草鱼体长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和13 g/kg的组(P <0.05)。饲料磷水平对草鱼的肥满度和吻-鳃盖长/体长没有显著影响(P >0.05),但高饲料磷水平组草鱼骨骼出现了畸形的情况。由此得

奶牛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成分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齐利枝 闫素梅 生冉 敖长金

乳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直接影响牛乳的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中乳成分前体物对乳糖、乳蛋白质和乳脂等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质产量,改善牛乳品质提供参考。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马玉娥1 占秀安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明肉种鸡饲粮的适宜色氨酸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将360只28周龄黄羽肉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16%,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4%和0.06%的色氨酸。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肉种鸡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出雏率(P <0.05),其中以0.18%色氨酸水平组最佳。2)

抗菌肽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mRNA表达量的影响

吕尊周 袁肖笑 蔡兆伟 尹兆正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 IL-2)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480只30周龄海赛克斯褐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Ⅱ组)、400(Ⅲ组)、600 mg/kg(Ⅳ组)抗菌肽,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脾脏系数,其中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7.69% ( P >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