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吕军仪

  • 8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鲻鱼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组成分析*

吕军仪吴金英杨大伟陈志胜曾华

动物学报,2001,47(6):609~615 ,-0001,():

URL:

摘要/描述

从1018尾鲻鱼(Mugil cephalus L.)体内获得各类寄生蠕虫9种,共2133个虫体,其中复殖吸虫8种,棘头虫1种。寄生蠕虫总的感染率为2414%,感染强度1~81,平均感染强度为818,平均密度为213。鲻长尾吸虫(Elonginus mugilus)和双睾原单脏吸虫(Prohaplosplanchnus diorchis)的感染率随着宿主体长增加而下降,而楔形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H. elongatus)、浦里单脏吸虫(H. purii)、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lioides huidongensis)、粤东纵睾吸虫(Tandemorchis yuedongensis)、单睾椭囊吸虫(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tylosuri)的感染率与宿主体长相关不显著(P>0105)。研究结果还表明,楔形单脏吸虫、长形单脏吸虫、惠东拟囊腔吸虫和浦里单脏吸虫的感染强度则随着宿主体长增加而增大,其余5种寄生蠕虫的感染强度与宿主体长相关性不显著(P>0105)。鲻鱼寄生蠕虫在不同月份的感染率和种群数量差异,除10月与11月及8月与9月不明显外(P>0105),其余月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101)。根据感染率和种群密度变化分析,优势种为惠东拟囊腔虫;通过模糊聚类分析, 将鲻鱼体内寄生蠕虫组分群落分为3个亚群,宿主体长小于70mm的寄生蠕虫亚组分群落的平均种数、优势度、感染指数、多样性指标、平均密度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体长大于70mm的亚组分群落特征值则随体长增加而上升,而平均种数减少。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吕军仪]上传于[2006年10月21日 02时21分04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