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席贻龙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等位酶分析以及克隆间的生殖差异*

席贻龙张雷席贻龙**董丽丽温新利

动物学报,2005,51(4):678~684,-0001,():

URL:

摘要/描述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在检测的6种等位酶系统中,依据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谱在克隆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将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划分为4个互不相同的克隆群。对由4个克隆群中分别随机选取的1个克隆(共4个克隆,分别命名为克隆A、克隆B、克隆C和克隆D)在4种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10,210,410和810×106 cells/ml)下的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所作的研究发现,食物密度、克隆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等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4克隆中,克隆D的这4项指标均最高,而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以及克隆A的其他3项指标均最低。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A和C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而其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D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存在“克隆共存”现象, 且有些克隆间在生化遗传和生态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席贻龙]上传于[2009年09月26日 13时58分36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