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1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0年03月16日

【期刊论文】AnSBR法处理生活污水中典型环境雌激素的研究

袁涛, 王宇, 袁涛*, 胡江泳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2):145~14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评价和考察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nSBR)对生活污水中9种典型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和机制,采用固相萃取(SPE)--LC/MS/MS分析方法,分析所选环境雌激素的浓度和污泥吸附量。结果表明:大豆苷元,4-t-辛基酚(OP),4-n-壬基酚(NP)和染料木素的检出浓度高于其他5种环境雌激素;厌氧污泥对NP, OP,雌酮(E1),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17β-雌二醇(E2)的吸附作用明显;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去除率在60%以上;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雌三醇(E3)的主要去除机制为生物降解作用,EE2,0P和NP的去除是生物降解、污泥吸附的共同作用。

环境雌激素,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LC/, MS/, MS, 污泥吸附, 去除率

上传时间

2010年03月16日

【期刊论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析上应用

袁涛, 王宇, 袁涛*, 程金平, HUJiang-yong, 王文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8):11~1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了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环境雌激素分析上的应用,用浓度为3.7×10-gmol/L的17β-雌二醇(F2)处理MCF-7细胞2或3天后进行双向电泳,对比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染色方法,利用光密度扫描仪将电泳图像数字化,并使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以观察雌激素诱导下的蛋白质表达图谱。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的提取上,冻融法比超声裂解法更有效;在蛋白质染色上,银染法比考马斯蓝染色法能得到更多可显示的蛋白质斑点。用E2处理72h后的MCF-7细胞,可检测到40个下调蛋白和5个上调蛋白。该蛋白质表达模式的改变提示环境雌激素诱导下的特异性蛋白质表达图谱变化。本研究为分析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内在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也为建立其高通量筛选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雌激素,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表达图谱, MCF-7细胞

上传时间

2010年03月16日

【期刊论文】个人护理用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袁涛, 吕妍, 王文华, HUJiang-yong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8):650~65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个人护理品(personal care products, PCPs)是属于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的一类新生污染物质。大量研究表明,该类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对环境中PCPs残留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我国PCPs的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而其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显得极为薄弱。该文就环境中PCPs研究现状以及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为建立适合我国PCPs污染特点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个人护理用品, 生态风险评价, 合成麝香

上传时间

2010年03月16日

【期刊论文】基因芯片筛选氯化汞对大鼠脑神经毒性差异表达基因

袁涛, 程金平, 冀秀玲, 郑敏, 王宇, 王文华, 张庆华

环境科学,2006,27(4):779~78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了筛选汞神经毒性差异表达基因和探讨汞神经毒性分子机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大鼠皮下注射0.5mg/kg的HgCl2 1h后脑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42条,上调基因562条,下调基因180条。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中有免疫应答及解毒作用相关基因、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相关基因、细胞信号传导基因、神经传导基因、细胞增殖与分化基因、细胞调亡等多种基因。分析结果提示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汞神经毒性有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相关基因,为深入阐明汞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基因芯片, 氯化汞, 神经毒性, 基因表达

上传时间

2010年03月16日

【期刊论文】我国不同土壤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影响因素

袁涛, 李丹, 袁涛*, 郭广勇, 王文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8):6~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选取我国8种典型类型土壤,运用生态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选取大麦根长和生物量为反应终点,运用计算Dose-response 的S-Logistic 模型计算出引起反应终点比对照减少10%和50%时的土壤总铜浓度(EC50、EC10)和外源铜浓度(EC10a、EC50a)。结果表明,由很长数据得出的EC10a、EC50a,为最佳的分析8种土壤锅的生物可平可用性的指标。8种土壤的EC10a在25.3~170.2mg/kg,EC50a在58.1句429.5mg/kg,数值分布范围较宽,说明8种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存在差异,生物可利用性的大小依次为:漳州>海口>烟台>武威>西藏>上海>铜仁>洛阳。ECx与pH和CaCO,呈显著正相关,而这两个指标都是土壤酸碱度的表征,说明土壤的酸碱性能显著影响土攘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土壤对铜的最大吸附量Xmax与ECxa 呈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影响铜的生物可利用性。

铜, 土壤, 大麦, 生物可利用性ECxa

合作学者

  • 袁涛 邀请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