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1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3日

【期刊论文】红砂3个地理种群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李毅, 种培芳, 李毅*, 苏世平, 高暝, 邱珍静

生态学报,2010,30(4):0914~092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对分布于兰州九州台(LZJ)、张掖临泽(ZYL)和武威民勤(WWM)3个地理种群的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砂3个地理种群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双峰型,光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影响红砂光合的因素既有环境因子又有自身因素。在环境因子中,无.论是对光合速率还是蒸腾速率,光照强度都是最重要的主导因子,其次是气温,大气湿度则与植物的蒸腾速率成负相关。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因不同地理种群所处土壤含水量不同而有所不同。内在因素中气孔导度下降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外界因素又通过气孔调节来影响蒸腾速率。光抑制是影响红砂光合午休的非气孔因素之一,且干旱加重了光抑制。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协同作用于红砂的光合作用,处于极端干旱环境中的红砂则通过降。低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稳定性碳同位素等途径来响应环境胁迫,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红砂, 光合特征, 气孔导度, 光化学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值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3日

【期刊论文】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李毅, 左利萍, 焦健*

中国沙漠,2009,29(3):514~51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选取甘肃省不同地域的天然红砂种群进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多,同时伴随着超氧物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提高,相应诱导了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酒泉点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有降低的趋势;除武威点外,其余各样点红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差均不大。

地理种群, 水分梯度, 红砂叶片, 生理特征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3日

【期刊论文】常温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的愈伤组织诱导和保存

李毅, 邸利, 张国翰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6):551~55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MS附加0.5mg·L-162BA和0.15mg·L-1NAA的培养基上,三倍体毛白杨幼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7.6%。蔗糖浓度大小与愈伤组织增长量成正比,与褐变开始时间成反比,2%蔗糖下,继代周期可长达61d。每日光照12h的愈伤组织褐化时间可延长至82d;少于12h,愈伤组织松散,褐变开始时间缩短。愈伤组织开始褐化后,再分化时间延长,分化率降低。不同继代周期对再生试管苗生根无影响。

三倍体毛白杨, 愈伤组织, 诱导, 保存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3日

【期刊论文】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毅, 王娅丽, 陈晓阳

林业科学,2008,44(2):70~77,-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每群体10个个体,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31.20%,小于群体内的变异(68.80%)。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表型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个类群。

青海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3日

【期刊论文】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李毅, 胡自治, 王志泰

库业学报,2002,11(3):48~5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以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山生柳克隆种群在基株和分株2个层次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山生柳基株种群为随机偏聚集分布,偏离的程度与水分条件相关;山生柳克隆分株种群呈聚集分布,由于受到干扰,聚集程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

种群, 分布格局, 山生柳

合作学者

  • 李毅 邀请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