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9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1年02月14日

【期刊论文】玉米对持续干旱的反应及红壤干旱阈值

陈家宙, 王石, 张丽丽, 吕国安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3):532~53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对红壤干旱的反应以及红壤干旱程度定量表达和干旱阈值。[方法]在田间小区遮雨条件下种植夏玉米,设置连续干旱12~36d等6个处理,用FDR水分仪每日测量0~60cm 不同土层含水量,定期观测玉米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孔导度,收割后考种。[结果]玉米的株高、茎粗、气孔导度、根系数量等测量值在不同干旱天数之后显著降低,在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出现阈值反应,连续干旱25d之后,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5%。干旱过程中,土层贮水量和累积相对失水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线性方程表示,将方程的斜率转换为取值在[0,1]区间的指数D,可以定量表达土壤干旱程度。[结论]D值既可以表示土壤干旱状况又可以表示作物受旱程度,玉米拔节-抽穗期红壤干旱程度D 达到0.55 则产量显著降低。

红壤, 干旱程度, 玉米, 阈值反应

上传时间

2011年02月14日

【期刊论文】各具特色的当代土壤水分测量技术*

陈家宙, 陈家宙), 陈明亮), 何圆球)

湖北农业科学,2001(3):25~2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概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要土壤水分测量技术的原理及特色,称重法为标准方法,中子仪为第二标准方法,TDR为主流方法,FDR和Capacitance法在连续动态监测方面具有优势。

土壤水分测量技术, TDR, FDR, Capactiance

上传时间

2011年02月14日

【期刊论文】不同水分状况下红壤水稻的水量平衡和生产能力*

陈家宙, 陈家宙), 陈明亮), 何圆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6):554~55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区通过水稻测坑试验,测定了农田水量平衡各分项。结果表明,低、中、高水分条件下早稻的蒸散需水量为368.6~415.4mm日均蒸散量为429~4.83mm/d。5月~7月的降水总量可以满足早稻的蒸散和渗漏需要,并有多余的水分需排出。但由于降雨司隔不匀,仍需少量灌水来补充调节。晚稻低、中、高3种水分状况下蒸散量为334.9~384.2mm,略低于早稻,但日均蒸散量高于早稻。即使雨水偏多年份的降水也不能满足晚稻的生长需要,必须灌水补充。在多雨年份淹水灌溉的高水分处理谷物产量比中等水分的要低。早稻低水分使总穗数和千粒重减少,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增加;晚稻低水分使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总穗数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对每穗总粒数影响最大,对水稻叶片单位面积光合速率的影响无明显一致的规律。

红壤, 水稻, 水量平衡, 光合速率, 产量

上传时间

2011年02月14日

【期刊论文】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陈家宙, 代俊峰, , 崔远来, 何园球, 马吉刚

水科学进展,2006,17(4):435~44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SWAl99 2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一统地研究了红壤丘集水区4种林百草系统(自然草被、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地表径流、根层渗漏、蒸发蒸腾、土壤蓄水量的时空特点,并用实测的地表径流对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月地表径流的Nash-sutcl模模拟效率系数达到0.74,模拟值和观测值的决定系数达0.90。结果表明,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造成了径流、渗漏、土壤蓄水量月份之间的差异,年际间气象条件(特别是降水)的差异性导致了水量平衡支出项的年际差异,其中径流量和渗漏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大,蒸发蒸腾量次之,土壤蓄水量的年变化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小;林地能有效地减少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其中以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效果最好;林地入渗性能大于草地;蒸发蒸腾量是林地水量平衡支出中最大的一项,且3种林地的蒸发蒸腾量均大于草地。水量平衡的预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是区域短期水量平衡的主要影响因子。

林草系统, 集水区, 水量平衡, SWAT模型

上传时间

2011年02月14日

【期刊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和微地形的红壤丘岗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

陈家宙, 罗勇, 陈家宙*, 林丽蓉, 王双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36~4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红壤丘岗区冬春两季,以网格采样法测定了红壤丘岗区一块包含茶地、旱地和林地的缓坡的地表层和深层土壤含水率,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单一土地利用下,林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茶地和旱地,整体采样区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单一土地利用。同一季节表层和深层士壤水分具有类似的变异趋势;土壤水分在不同利用下存在截然不同的变异特征。通过半方差分析发现,茶地一旱地交界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低于其他地方;另一方面,茶地一旱地土壤水分不具备空间相关性。另外,采样区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在冬季,土地利用和微地形共同影响水分变异特征:而在春季,土地利用是土壤水分变异的主导因素。除茶地一旱地交界区冬季水分不具有空间相关性外,土壤水分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变异特征和空间连续性,因此可以利用地统计学在整体采样区进行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

土地利用,, 土壤含水率,, 时空变异性,, 微地形,, 红壤丘岗区,, 地统计学,, 林地一旱地交界区

合作学者

  • 陈家宙 邀请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