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5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期刊论文】库大小对水稻不同叶位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丁艳锋, 王绍华, 曹卫星, 刘胜环*

作物学报,2004,30(8):821~82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去穗与疏花方式调节库大小,研究了对水稻不同叶位叶片氮代谢的影响。去穗或疏花后,已完成发育的源叶片,尤其是顶4叶,蛋白质合成重新旺盛,蛋白氮含量提高,出现了类似于生长库的氮代谢特征。水稻叶片的酸性转化酶活力可反映其蛋白质合成能力,据此可判断叶片是属于氮素供应源还是氮素接受库。研究证实下位叶的氮代谢对植株缺氮的反应比上位叶敏感,顶4叶酸性转化酶活力低是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不能满足生长库氮需求的一种指示。

水稻, 氮素营养, 氮素诊断, 氮素代谢, 库调节

上传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期刊论文】控蘖剂调控水稻分蘖发生的效果

丁艳锋, 王绍华, 揭水通, 王强盛

江苏农业学报,2002,18(1):29~3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以5种水稻控蘖剂为供试材料,研究结果表明:5种控蘖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稻分蘖发生,其中控蘖剂B抑蘖能力最强;施药时期影响控蘖剂的抑蘖效果,施药越早抑蘖效果越强;控蘖剂靶标蘖位与施药时叶龄关系密切,主茎5叶期施药,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Ⅳ和,主茎Ⅴ叶期施药,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Ⅶ和Ⅷ;无效分蘖期喷施控蘖剂能减少大田无效分蘖的发生,降低群体的高峰苗数,增加氮素吸收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茎蘖成穗率和产量。

水稻, 控蘖剂, 分蘖发生, 调控效果

上传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期刊论文】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丁艳锋, 赵言文, 陈留根, 黄丕生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283-29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研究表明,旱育秧苗首先强化育根,前期根冠比大于水秧苗,后期单位株高干物重比水秧苗高,具有墩实壮秧特征。旱秧苗可溶性搪、淀粉、垒氪、蛋白氪、非蛋白氪含量均比水秧苗高,NRA是水秧苗的5.12~6.18倍;特别是在旱秧茁茎鞘中含较多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非蛋白氮、硝态氪含量分别比水秧苗高37.76%、18.82%、43.38%和30.1倍,这既利于抵抗逆境,又为栽后早发快发奠定了物质基础。旱秧苗ATPase活性比水秩苗高4.61%~94.34%;旱秧苗抗连保护酶SOD、CAT分别比水秧苗高6.25%~31.82%、1.32~1.50倍;逆境物质MDA台量比水秧苗低16.98%~23.97%,脯氮酸含量是水秧的2.29~4.08倍,旱秧苗对水分反应最敏,叶片易萎蔫,但离体叶片在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降低,低于水秧苗33.26%,吸水能力增强,暇水速率比水秧苗高13.09%。由此可见•旱秧苗在逐渐适应旱育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抗旱生理机制,具有抗旱能力强的生理特性。这种抗旱生理特性既是旱育秧苗适应旱育环境的体现,也是旱育秧苗具有增产效应的生理基础。

水稻, 旱育秧苗, 抗旱, 生理特性

上传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期刊论文】基本苗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丁艳锋, 王绍华, 曹卫星, 刘胜环,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1~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以迟熟中粳稻武香粳9号为材料,研究了基本苗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量增多,但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和产各效率显著下降;基本苗增加,水稻吸氮量也增多,而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氮素产谷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则明显提高。因此,适当增加基本苗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施氮量的有效方法。研究还发现,在8.5t•hm-2以上的高产条件下,100kg稻谷需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基本稳定,每生产100kg稻谷需氮量约为2.1kg,氮肥利用率在42%左右。

水稻, 基本苗, 施氮量,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上传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期刊论文】水稻旱育秧苗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研究*

丁艳锋, 赵言文**, 陈留根, 黄丕生,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3):13~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从旱育秧苗离土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方面初步研究了旱育秧苗的水分生理特性和对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早育秧苗离土后达到临界萎蔫时司比水育秧早60m左右,失水速率较快,但旱育秧苗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比水秧苗低55.2%,且临界萎蔫后旱育秧苗在水中恢复展叶所需时司短于水秧苗160~214min,吸水速率是水秧苗的2.4~6.3倍。早育秧苗在离土临界萎蔫再吸水恢复展叶过程中,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分别是水秧苗的2.7~21.1倍、6.3~17.5倍、13.0~21.0倍;秧苗体内NO3含量变化趋势与NRA类似;旱秧苗体内脯氨酸(Pro)含量在萎蔫时快速升高,且高于水秧苗,而在水中恢复展叶时Pro含量又快速下降,叶片Pro含量低于水秧苗。由此可见,旱秧苗水分反应灵敏,维持和恢复氮代谢能力较强。

水稻, 旱育秧苗, 萎蔫, 水分代谢, 生理特性

合作学者

  • 丁艳锋 邀请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