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4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7日

【期刊论文】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研究

马祥庆, 刘爱琴, 何智英, 俞立烜

植物生态学报,1997,21(6):564~57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尤溪人工林生态站内,对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凋落物数量、组成、动态、养分归还量及分解作用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年均凋落量为1.06t•hm,杉木凋落物各组分占总量的比例表现为:叶>枝>杂物>花果,其中枝叶占杉木幼林捅落物的93.40%。杉木幼林凋落物凋落节律表现为双峰型,两个凋落高峰分别为3月和l2月。每年通过凋落回归林地的N、P、K分别为8.50kg-hm~、0.68kg•hm-2、6.52kg•hm-2,不同处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表现为:埋置处理>地表淋溶处理>地表无淋溶处理,地下埋置及降水淋溶能促进凋落物的分解。

杉木, 生态系统, 凋落物, 分解速率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7日

【期刊论文】植物高效利用磷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祥庆, 马祥庆**, 梁霞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712~7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缺磷是限制目前农林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传统的农林业生产主要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开始发掘磷高效利用植物来替代传统方法提高磷的利用效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高效利用磷的形态学、生理学及遗传学作用机制。植物高效利用磷的机制主要包括:(1)磷高效利用植物能通过根系形态变化(包括根伸长、根轴变细、根毛数量和密度增大、侧根幼根数量增加及形成排根等)和根冠问的物质分配改变等形态学机制来适应磷胁迫;(2)在缺磷环境下磷高效利用植物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增加、菌根侵染、根系吸收动力学特征变化及植物磷索内循环加强等生理学机制来适应磷胁迫;(3)在磷亏缺的长期选择压力下,植物可通过某些“沉默”基因的诱导表达或DNA序列的特定形成相对稳定的磷营养遗传性状,由此通过遗传学机制来增加对土壤难溶态性磷的利用,使植物表现出较高的磷素利用效率。

磷效率 植物 磷索高效利用 基因型 机制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7日

【期刊论文】英国林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祥庆

2001,14(5):57~6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介绍了近年来英国林业资源的概况及林业机构的设置,回顾了英国林业的发展历史,概括了英国林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指出了今后英国林业的发展趋势。

英国 林业 发展趋势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7日

【期刊论文】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循环及模拟研究

马祥庆, 何智英, 俞新妥, 管守忠, 何宗明

林业科学,1996,32(3):200~20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尤溪杉本人工林生态站7年定位观测基础上,进行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建立了养分循环的分室模型。结果表明:7年生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贮量分别为:7308.46、2022.96、130290.14kg/nm,其中99.73%存在于土壤分室中。杉木幼林N、P、K年吸收量52.20kg/hm2,年存留量22,62kg/hm2.年归还量29.58kg/hm2,系统每年通过水文学途径获得N、P、K为15.92kg/hm2,径流输出9.23kg/hm。系境巾年净积累6.69kg/hm2.同时通过计算模拟,定量地描述0-10年内系统N、P、K在各分室的运转状态及施肥效果,并计算了N、P、K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平衡点。

杉木人工, 养分循环, 分室模型, 模拟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7日

【期刊论文】杉木人工林白毒作用研究

马祥庆, 刘爱琴, 黄宝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1):12~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不同栽植代数杉木人工林根际土、非根际土及杉木各器官浸提液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杉木人工林自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根际土及非根际土中均存在抑制杉木种子萌发的物质,随栽植代数增加抑制作用更趋明显;杉木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杉木叶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杉木林下常见植物对杉木种子发芽则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说明杉木人工林存在自毒作用,这可能是杉木连栽障碍的原因之一。

自毒作用, 连栽, 地力衰退

合作学者

  • 马祥庆 邀请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