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晚震旦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陈汉林, 杨树锋, 董传万, 赵冬冬, 贾承造, 魏国齐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6):753~76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也是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战略接替地区。因此,探讨塔里木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地区出露了一套晚震旦世玄武岩。晚震旦世的舒盖特布拉克组由碎屑岩夹有玄武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少量橄榄石等组成,具有气孔2杏仁构造,间粒结构和辉绿结构。根据古植物化石和U2Pb同位素年代学的结果确定其年代为晚震旦世。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晚震旦世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玄武岩为一套来源于亏损地幔的板块内部碱性玄武岩。依据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和沉积学特,作者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晚震旦世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的裂谷环境。这一研究成果对解决塔里木盆地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塔里木盆地, 玄武岩, 构造背景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正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陈汉林, 杨树锋, 董传万, 贾承造, 汪振国

地球化学,1996,25(2):121~12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演化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内部岩浆作用的过程中首次发现盆地内部正长岩岩体,其39-40Ar年龄为277.7±1.3Ma,属于早二叠世。该正长岩为形成于板块内部的碱性正长岩,它与盆地内部的二叠纪玄武岩、辉绿岩岩墙一起构成了一套发育于裂谷性盆地的岩浆岩组合,说明二叠纪时塔里木盆地处于裂谷构造环境。

正长岩 地球动力学 塔里木盆地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基性岩带的确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陈汉林, 杨树锋, 董传万, 贾承造, 魏国齐, 汪振国

地球化学,1997,26(6):77~87,-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野外地质、钻井地质、地球物理和同位素地质的综合调查研究,确定了盆地内部存在一条二叠纪基性岩带。该基性岩带包含有玄武岩、辉绿岩和其他基性侵入岩;它们的同位素年代为(259.8±0.9)Ma-(292.0±0.5)Ma,玄武岩、辉绿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表现出典型的板内基性岩的特征。结合盆地内部晚古生代的沉积学特征和周边的大地构造特征,认为该基性岩带是二叠纪裂谷作用的产物。在二叠纪,塔里木盆地处于克拉通内部裂谷环境。

基性岩带 大地构造 塔里木盆地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

陈汉林, 方大钧, 王朋岩,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1):47,-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谱法和LINFIND方法,分离了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岩石的多磁成分,并采用岩石磁学和褶皱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剩磁稳定性。对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岩石其携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具有两组次生磁性成分和一组原生剩磁成分;原生剩磁成分的解阻温度为550℃,而两组次生成分的解阻温度分别为175-250℃和300-375℃,可能为生物剩磁和次生氧化形成的剩磁。白垩纪岩行的携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同样具有两组次生剩磁和一组原生剩磁;两组次生剩磁分别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和岩石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剩磁。塔里木盆地中生代早期极移小明显,处十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盆地则主要表现有一定规模的南移,伴有顺时针旋转运动。盆地白垩纪的古纬度与现在纬度相比,仍存在17°-20°左右的纬度差,这一纬度差是通过白垩纪以后塔里木板块的北向漂移和板块北部造山带的压缩及边界的大型走滑作用来缩小;另外,压实作用也可能是白垩纪磁倾角变低的一个原因。

塔罩木盆地,, 中生代古地磁,, 剩磁分析,, 极移曲线.,

上传时间

2005年10月18日

【期刊论文】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陈汉林, 丁巍伟, 王渝明, 杨树锋, 吴能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1(2):216~22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2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南海, 台西南盆地, 双层构造, 反转构造, 构造演化

合作学者

  • 陈汉林 邀请

    浙江大学,浙江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