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张龙现

     

  

从事球虫生物学研究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张龙现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 职称:-
  • 学科领域:

    畜牧科学、动物医学

  • 研究兴趣:从事球虫生物学研究
个人简介

张龙现,博士,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部第六届兽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十三届和十四届二审专家。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555人才”),河南省第六届教学名师。所讲授的《兽医寄生虫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并完成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20多个科研课题。目前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国家卫生公益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重大公益科研项目,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自1989年以来长期从事球虫生物学研究,率先开展家兔肠道球虫活虫苗的免疫预防研究,证明加倍递增剂量免疫接种能够产生更为有效的免疫保护,体液免疫在兔肠道球虫免疫保护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并对家兔黄艾美耳球虫(Eimeria flavescens)的内生发育部位和药物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近15年来对人畜隐孢子虫开展研究,(1) 发现人、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经济动物的隐孢子虫分子感染特征,阐明多种隐孢子虫虫种和宿主特异性的关系,发现了5个新基因型及一些新的宿主,发现绵羊主要感染隐孢子虫鹿基因型,猪感染基因型I和基因型II,奶牛以安氏隐孢子虫为优势种,禽类以贝氏隐孢子虫为优势种。河南地区人隐孢子虫主要存在3个亚型家族:Ia, Ib和 Id,鉴定出3个Ib亚型: IbA16G2, IbA19G2和IbA20G2。对河南地区人或动物的微小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和人隐孢子虫的遗传多样性开展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亚型并对群体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完成了鼠基因型新种命名的试验工作,新发现人兽共患兔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新亚型,首次详细阐述其流行病学特点和分子特征。(2)制备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和微小隐孢子虫的单抗12个,这些单抗大多针对卵囊壁和子孢子表面抗原,其中一株单抗针对38kDa蛋白质。针对预测的微小隐孢子虫11个氨基酸转运子多肽位点,制备兔抗血清,对转运子在虫体内的分布开展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亚细胞定位、关键代谢酶解析奠定基础。成功建立贝氏隐孢子虫鸡胚培养模型、气管环培养模型,为虫体内生发育时空定位、蛋白免疫原性研究、药物筛选提供技术支撑。制备了贝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的特异IgY抗体,该抗体可用于建立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组化及初步治疗隐孢子虫病。建立了微小隐孢子虫、人隐孢子虫的仔猪、沙鼠、羔羊感染模型和传代模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小鼠感染模型,并建立了多种隐孢子虫的体外感染模型。 (3)阐明郑州和开封两地门诊和住院病人环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规律,建立了环孢子虫的检测技术,证明在我国奶牛群中存在一种新的环孢子虫;发现在贾第虫基因型A中有8个AI和4个AII,在贾第虫基因型B中发现B1-B6新亚型。阐明河南养殖场猪弓形虫具有新的基因型并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基于隐孢子虫超微结构观察提出裂殖子释放方式的多样性的观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和科普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译文等近300篇,其中SCI论文43篇,影响因子合计125以上,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各4项。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4项,三等奖4项。
    目前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家畜寄生虫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原生动物学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 主页访问

    4311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1006

  • 成果数

    19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