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4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3日

【期刊论文】马铁菊头蝠不同行为下的回声定位叫声3

冯江, 冯江①, 张树义②, 李振新①②, 盛连喜①, 王立新③

动物学报46 (2): 230~232, 200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马铁菊头蝠,, 行为,, 回声定位叫声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3日

【期刊论文】长尾鼠耳蝠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叫声

冯江, 张树义①赵辉华①, 冯江②, 盛连喜⑦, 李振新②, 王立新③

科学通报,2000,45,(5):526~52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长尾鼠耳蝠在飞行状态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为短调频型。叫声包括3个谐波,其中第1谐波最强且出现于所有的叫声中,频率起始于110.8:kHz,结束于50.2:kHz,持续3.5ms。第2,3谐波较弱,分别出现于50.0%和25.0%的叫声中,调频范围为138.4-116.6和193.6~170.8kHz。根据回声定位叫声的特点,推断长尾鼠耳蝠是在复杂环境中捕食地面昆虫

长尾鼠耳蝠(, Myoasfrater), , 回声定位叫声, 调频信号, 飞行谐波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3日

【期刊论文】皮氏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年龄的关系

冯江, 陈敏, , 刘颖, 张喜臣, 李振新, 周江, 张树义

动物学研究2004, Feb. 25 (1): 15~1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雌性成体5只和幼体2只采自贵州省贞丰县珉谷镇。采用超声波探测仪(D980, ULTRASOUND DETECTOR)接收皮氏菊头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转换到原频率的1/10后导入计算机,然后用专业声谱分析软件(Batsound 3110)进行分析。成蝠在飞行和悬挂状态下的声波结构相似,只是声波各项参数值略有不同:它们发射FM2CF2FM型声波,具有2~3个谐波,主频率在飞行时为56180±0162kHz,悬挂时为58105±0124kHz;声脉冲时间和间隔在飞行时分别为34162±5129ms和86150±19172ms,悬挂时分别为41108±5187ms和117129±66144ms;能率环飞行时为(44106±12158)%,悬挂时为(46100±24125)%。幼蝠声波为CF2FM型,谐波数为5~8个,主频率明显低于成体,FM带宽窄于成体,声脉冲时间和间隔短于成体,能率环低于成体。皮氏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年龄有关,这可能因成体的声波主要是探测食物和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而幼体主要是与母蝠进行交流。

皮氏菊头蝠, 成幼体, 回声定位声波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3日

【期刊论文】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不同行为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研究

冯江, 刘颖, 陈敏, 张喜臣, 李振新, 周江, 张树义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为中国的地方性亚种。采用超声波监听仪和Bat sound 3.10软件对其回声定位声波进行录制和分析,发现回声定位声波为中等长度的FM型,伴有1~2个谐波,声波主频率为49.35±4.24kHz,一次完整声波的声脉冲时间为3.46±1.63ms,两次声波间的声脉冲间隔为96.09±33.84ms。分析表明,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在飞行和手持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声脉冲时间均小于其悬挂状态,飞行状态下声脉冲间隔时间是各种状态中较小的,而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主频率则为所有状态中最高的,说明蝙蝠在飞行中要面临复杂的环境,辨别较多的障碍物,因此利用高频率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才能实现灵活复杂的飞行。

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 回声定位声波, 不同行为状态

上传时间

2005年05月13日

【期刊论文】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回声定位声波、形态及捕食策略*

冯江, 陈敏, 冯江**, 李振新, 周江, 赵辉华, 张树义, 盛连喜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研究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不同状态(飞行、悬挂)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型)。结果表明,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FM型,在不同状态下,主频率有一定的差异,飞行状态的主频率略低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是利用多谱勒补偿效应来适应飞行速度引起的主频率变化,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捕食;同时飞行状态下声脉冲时间、声脉冲间隔时间及FM带宽略低于悬挂状态,而声脉冲重复率和能率环略高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在不同状态下利用不同特征的声波进行捕食。由回声定位声波推断和野外观察可知,普氏蹄蝠可能在树冠周围以盘旋方式(在昆虫高峰期)或以捕蝇器式(在昆虫高峰期之后)捕食中等偏大的振翅昆虫(如甲虫)

普氏蹄蝠 两种状态 回声定位声波 形态 捕食策略

合作学者

  • 冯江 邀请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