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1年01月14日

【期刊论文】长江河口南港枯季沙波对安全航行的影响研究

程和琴, 李为华, 李九发, 李茂田, 陈建勇, 付桂

海洋测绘,2007,27(2):37~4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基于1997年、2002年、2006年枯季长江河口南港床面形态的现场观测,分析沙波发育对水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季南港沙波一般分布于吴淞口至中段121°441′5E细砂、粉砂质底床区间,呈逐年向下游扩大的趋势,发育尺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河床沉积物粒度组成由上游至下游逐渐细化,分选性变差;(2)沙波波高一般为012~1131m,平均为0147m,波高沿程向下游递减,水深均处于15m的上段波高虽最大可达1131m,但足以通行第四代集装箱船,而水深降至1118m的中段,最大波高可达0180m的沙波发育将直接影响第四代集装箱船的乘潮入港条件。

海底地貌, 枯季, 沙波, 安全航行, 现场观测, 长江口

上传时间

2011年01月14日

【期刊论文】长江口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扬动流速

程和琴, 蒋智勇, , 陈中原, 陈吉余

人民长江,2003,34(7):28~2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泥沙的扬动流速是指泥沙颗粒跃起后不再回落到床面,而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动前进时的临界流速。在4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扬运动流一般公式,对长江口区流向稳定时期同步观测的垂线平均流速、底部悬沙粒径、水深和泥沙沉速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长江口区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扬动流速公式,相关系数达0.85以上。经该公式计算的长江口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扬动流速值大于已有公式计算值。

扬动流速, 非均匀细颗粒泥沙, 粘性泥沙, 回归分析, 长江口

上传时间

2011年01月14日

【期刊论文】长江口第二、三代冲积岛浅滩演变特征分析

程和琴, 胡红兵, 胡方西, 胡辉

泥沙研究,2004(6):57~6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GIS对1879~2000年7幅长江口地区海图数字化,建立各时期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对长江口第二、三代冲积岛--长兴岛、横沙岛和九段沙浅滩的面积、体积、冲淤量、冲淤厚度和等深线水平推移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近150年来,长江口第二、三代冲积岛浅滩总体上呈淤涨趋势,并沿东南方向向海推展。1879~2000年间共淤积泥沙19148亿t,平均每年淤积01161亿t,约占大通泥沙通量的3172%,年均淤厚0183cm。不同时期淤积速率不一样,有的时期甚至发生一定程度的冲刷。各个浅滩的冲淤状态不尽相同,长兴岛浅滩和横沙浅滩呈冲刷状态,横沙东滩和九段沙呈淤积状态。浅滩的自然演变是长江河口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受长江流域来沙量的制约。随着流域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和河口工程日益增多,人类活动对冲积岛浅滩的影响越来越强烈,浅滩的自然演变过程甚至会发生改变。

长江口, 冲积岛, 浅滩, 演变, GIS

上传时间

2011年01月14日

【期刊论文】长江口水下微地貌运动高分辨率探测研究*

程和琴, 李茂田, 薛元忠, 周天宇, 宋波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0):1085~109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1997年枯季和1998年全流域特大洪水后期对长江口区主航槽分别进行了走航和定点探测,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床面泥沙喷发及其伴随的大尺度底形运动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细颗粒底沙再悬浮使床沙同步粒径达到与上部水体流速相适应是具有宽粒径分布的细颗粒底沙形成大尺度底形沙波的前提,因而长江口区大尺度底形沙波不仅与中值粒径有关,而且与粒度累积百分含量为16%时的粒径直接相关。底形沙波的尺度和运动速率主要受枯洪季流域来沙及其粒径和涨落潮流速影响。

高分辨率微地貌, 大尺度底形沙波, 紊流碎发, 实时同步粒径

上传时间

2011年01月14日

【期刊论文】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

程和琴, 蒋智勇, , 陈吉余, 陈中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2,10(4):372~37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AcP-1)和Endeco流速仪、双频测深仪等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的浓度、流速和盐度、水深等进行连续14h定点同步观测。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流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小,强度较大;涨(落)急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大,强度较小;过渡阶段,再悬浮频率和强度随流速同相变化;底沙再悬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流速、水深和悬沙粒径.再悬浮浓度与流速、盐度、水深和悬沙粒径的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达0.91,且流速、水深和粒径与之呈正相关,盐度与之呈负相关。

再悬浮, 回归分析, 长江口

合作学者

  • 程和琴 邀请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