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2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8月10日

【期刊论文】Argon-Plasma对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组织相容性的影响

吴欣怡, 盛新华, 陈璇, 李淑卿, 蔡可丽

眼科新进展,2001,21(5):313-3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经Argon-Plasma处理后植入兔角膜对兔角膜组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用3种支架材料:材料1由80%的聚丙烯和20%聚丁烯化合而成的多孔材料。材料2Polyester多孔材料。材料3Expended polytetrafluoroethglene。上述3种材料切成直径6mm的圆盘状,每种材料分为处理组和非处理组。处理组材料经Argon plasma 处理。选用63只新西兰大白兔,共分为7组,每组9只兔,6组为实验组及对照组(3组为处理组,3组为非处理组),1组为手术对照组。以显微手术的方法, 将盘状支架材料植入囊袋内, 手术对照组仅制备囊袋不植入材料。术后定期观察角膜水肿及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术后28、42、84d取角膜进行角膜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当材料经处理后角膜水肿较未处理明显减轻,8周后3种材料中角膜水肿均消失。材料1、2植入时新生血管出现延迟, 范围也较小,同时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术后6周纤维细胞迁徙入材料内, 术后12周空腔填充大量纤维细胞。材料处理与否不影响胶原蛋白的沉积。结论Argon-Plasma处理可明显减轻兔角膜炎症反应,增加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人工角膜, 组织相容性, Argon-Plasma

上传时间

2005年08月10日

【期刊论文】无环鸟苷(Acyclovir)对HSV角膜炎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临床应用

吴欣怡, 陈璇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2, 115 (10): 1569-157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对HSV-1角膜炎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用105例HSV角膜炎病人,将病人按临床表现分为4组,即上皮型、基质型、坏死型及HSV角膜炎行角膜移植及结膜瓣遮盖术,并对4组病人选用全身+局部无环鸟苷治疗。愈后将上皮质型和基质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抗复发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预防量无环鸟苷300mg/d,持续一年。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药物。结果 上皮型经口服及局部点眼后96%痊愈。基质型给予口服加局部无环鸟苷点眼,同时给予激素滴眼治愈率为100%。坏死型经1000mg/d无环鸟苷静脉应用,治愈率达33%,余穿孔行结膜瓣遮盖及角膜移植术,术后静脉应用无环鸟苷2周尽快控制病情,角膜植片及结膜与伤口愈合。上皮质型和基质型的角膜炎治愈后持续应用无环鸟苷口服300mg/d,随访1年,治疗组有5例复发,对照组有14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P0.<01)结论 无环鸟苷局部+全身治疗对HSV角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低剂量长期口服对控制复发有良好的作用。随访期间未见全身及局部副作用。

无环鸟苷, HSV角膜炎

上传时间

2005年08月09日

【期刊论文】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

吴欣怡, 张军和, 王志君

美国中华医学进展与临床杂志,2002,1(3):1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泪囊炎和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是由两端金属探子及中间软性硅胶管组成,利用该装置对30例泪囊炎,15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5例泪囊炎病人均在植管后1w内症状消失。5例泪囊炎患者在留管期间明显好转,拔管后复发。15例泪小管断裂者术后流泪症状立即消失。拨管后观察6个月,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由泪道狭窄、阻塞及断裂所致的溢泪、流脓组织创伤小,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泪囊炎, 泪道引流, 硅胶管

上传时间

2005年08月09日

【期刊论文】人工角膜新进展

吴欣怡, 闫莹, 吴欣怡※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28(1):4-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人工角膜的研制在最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传统的非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在材料处理和设计方式上有了创新,同时有活性的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出现为人工角膜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将近年来人工角膜的新进展做一综述。人工角膜发展至今,经历了探索、停滞、复苏和发展四个时期。从法国眼科医生Pellier de Quensey设想在混浊的兔角膜内植入玻璃片,到1817年Weber第一次将一片水晶植入患者角膜开创了人工角膜植入术的历史。1905年德国眼科学家Zirm成功的进行人对人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移植术转移了人们对人工角膜的探索。然而在角膜移植术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后,人们再一次将研究热点转向人工角膜。Willion Stone 在1947年第一次使用高分子材料PMMA进行人工角膜实验,大大推动了人工角膜的发展。从本世纪60年代始,人们除了对人工角膜材料的探索外,对人工角膜的设计方式和植入方式也进行不断改进。人工角膜的设计出现了光学中心和 周边支架部分使人工角膜的研究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至今人工角膜一直沿用60年代以来设计的光学中心和周边支架这样的设计思路,在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效。除此以外,与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人工角膜相对应,具有活性的人工角膜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发展。

上传时间

2005年08月09日

【期刊论文】组织工程化的角膜组织重建研究进展

吴欣怡, 杜立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8-1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重建角膜组织包括上皮、基质、内皮层的重建及角膜全层三维构建。组织工程角膜能克服常规角膜移植术供体来源缺乏、免疫排斥反应及疾病传播的限制,为角膜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角膜,, 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 重建

合作学者

  • 吴欣怡 邀请

    山东大学,山东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