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7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5日

【期刊论文】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蒋传路, 杨立庄, 杨冬晓, 叶伟, 薛可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2):119~12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5日

【期刊论文】兔脑基底动脉痉挛的实验研究

蒋传路, 叶伟 蒋传路 李永立 王社军 康军 杨立庄 邢立举 李士新 隋敬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3):178~18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动脉壁局部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脑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对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在经斜坡暴露并穿刺兔基底动脉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基础上,测量各组动物血管痉挛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及动脉壁免疫球蛋白IgG 沉积情况。结果存在迟发性脑血痉挛的脑动脉壁渐次出现动脉中膜平滑肌变性、坏死,内皮细胞脱落及外膜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球蛋白IgG 在血管壁上表现为“一过性沉积”,与血管痉挛程度无明显关联。脑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虽然可以明显缓解脑动脉痉挛,但并不能完全阻止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免疫反应仅仅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再次证实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实质是以脑动脉壁的炎性反应为主,为临床超早期手术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免疫球蛋白IgG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5日

【期刊论文】短暂局部预缺血对脑梗塞大鼠的影响及HSP70的表达

蒋传路, 康军 杨立庄 马玉军 蒋传路 王社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3):201~20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PC)组大鼠经15min短暂预缺血,分别在再灌注6、12、24、72、168h 后(n=15~16),造成MCAO;脑梗塞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短暂缺血组只在第一次处理时缺血15min。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h,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量梗塞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干湿法测量脑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的表达。结果PC24h、PC72h和PC168h组与脑梗塞组相比较,脑梗塞范围、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梗塞周边区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了;短暂缺血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并使缺血区HSP70表达增加,MCAO后24H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出现广泛表达。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脑梗塞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在再灌注后1~7d;缺血预处理引起HSP70蛋白表达的改变与缺血耐受的产生有一定联系。

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脑梗塞, 热休克蛋白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5日

【期刊论文】扩大额下硬膜外硬膜下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一例

蒋传路, 蒋传路 陈赞 赵岩 邹文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18(1):3,-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上传时间

2010年12月15日

【期刊论文】显微切除鞍区占位性病变三种手术入路的比较

蒋传路, 蒋传路 陈赞 王伊龙 王伟 李永利 郑永日 杨东波 杨立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18(5):328~33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合作学者

  • 蒋传路 邀请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