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8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期刊论文】色度学在人体组织颜色测量中的应用与分析

梁嵘, 杨新宇, 梁 嵘, 姚叙莹, 任玉杰, 张 莹, 王召平, 王盛花, 任继平, 崔 晶, 陈东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了探讨色度学在人体组织的颜色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总库 1990 年~2012 年的期刊文献,以“色度学”为主题,含“诊断”、“皮肤”、“牙齿”、“舌”“面色”,共检出文 献 196 篇。调查显示:色度学主要被应用于体表组织的颜色测量。有关皮肤、牙齿的颜色测量方法,可 为舌的颜色测量提供借鉴。

色度学 皮肤 牙齿 舌色 面色

上传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期刊论文】平和质者舌象和体检异常率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梁嵘, 王盛花, 王召平, 姚叙莹, 任继平, 陈东宁, 崔晶, 张莹, 任玉杰, 杨新宇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比较平和质者的舌象异常及体检指标异常率,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单位 职工为研究对象,其中844名平和体质者。收集体检数据,纳人指标有体质指数(BMI)、血压、心电 图、胸透/胸片、腹部B超(肝、胆、脾、双’肾)及各项生化指标21项。由中医师判断舌象,比较男女性 舌象异常及体检指标异常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和体质者中,男性 398名,平均(36.1±l 1.8)岁;女性446名,平均(36.4±10.8)岁,男性平和质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706,P

医学, 中国传统; 体质;健康状况

上传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期刊论文】25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脉象图参数与 脉波图参数的比较研究

梁嵘, 苌丽静, 高思妍, 杨新宇, 阿南悦子, 姚叙莹, 王召平, 陈东宁, 王盛花, 亢汝梅, 任继平, 崔晶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以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同时采用中医脉象仪与西医的脉波仪采集患者的脉搏波,将 2种仪器所获得参数进行对照与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和 BPro脉波仪采集251例子宫肌瘤组与251例非子宫肌瘤组的脉搏波;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脉象图参数的最佳取脉压力、舒张期面积(Ad)、降中峡幅度(h4)、 降中峡幅度/主波幅度(h4/h1)均值降低(P

】子宫肌瘤, 脉象图, 脉波图, 脉搏波

上传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期刊论文】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的脉象图特征研究

梁嵘, 苌丽静, 梁 嵘, 高思妍, 杨新宇, 阿南悦子, 姚叙莹, 王召平, 陈东宁, 王盛花, 亢汝梅, 任继平, 崔 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脉象的共性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 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脉搏波,运用 t 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值 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的 abc 脉形出现率增高,取脉最佳压力、 h4、h4/h1 均值降低,h5、h5/h1 均值增高。结论:脉象仪软件自动判别脉象,显示子宫肌瘤组中弦脉类 脉象的出现率占 79.28%,但从脉形特征和脉搏波参数来看,子宫肌瘤组的脉位略浮,脉象略滑,外周 阻力低于非子宫肌瘤组。提示对脉象仪提供的脉名诊断、脉波图形和脉搏波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 于更全面地获取子宫肌瘤组的共性脉象特征。

子宫肌瘤, 脉象, 脉搏波, 弦脉

上传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期刊论文】伤寒舌诊对腻苔概念形成的贡献

梁嵘, 张前进, 梁 嵘, 姚叙莹, 王盛花, 王召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 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 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 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而腻苔的记录呈增长的趋势。明代方有执的《伤 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 结论:腻苔是从滑苔中分化出来的舌象,是伤寒舌诊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伤寒舌诊 与温病舌诊的内在联系。

清代医案 舌诊 伤寒病 腻苔 滑苔

合作学者

  • 梁嵘 邀请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