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2日

【期刊论文】纳米TiO2-Ni-P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李志林, 王波, 关海鹰

腐蚀与防护第27卷第8期2006年8月/CORROSION & PROTECTION Vol. 27 No. 8 August 200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纳米颗粒加入镀液可提高镀层的硬度,并可能影响镀层的耐蚀性能。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2-Ni-P复合镀层。研究了pH值、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及表面活性剂种类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并得出优化配方。镀态和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复合镀层的硬度都明显地高于Ni-P合金镀层。用化学法测得了镀层中的TiO2颗粒的含量为2.14%。镀层在400℃下热处理1h后,XRD分析发现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并出现了强化相Ni3P,其镀层硬度高达HV1100。在3.5%NaCl溶液中测定了合金镀层与纳米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发现二者的值相近,且都高于铁基体。

化学镀, 镍, 复合镀层, 纳米颗粒, 氧化钛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2日

【期刊论文】电脉冲对不锈钢形变马氏体及其耐蚀性的影响

李志林, 齐军彩, 任清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第24卷第6期2004年12月/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Vol. 24 No. 6 Dec.200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后产生形变诱发马氏体,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 对打磨后的亚稳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阳极60s~280s + 阴极30s~280s ,9h电脉冲处理. 用X 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自腐蚀电位测量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分析处理前后的马氏体含量、表面硬度、耐腐蚀性. 结果表明处理后表面马氏体均减少. 随脉冲宽度的不同,电脉冲处理可以诱发电化学退火,也可以导致马氏体优先腐蚀. 当发生电化学诱导退火时,不锈钢不仅在马氏体减少后仍可以保持高硬度,而且在含Cl-介质中的耐蚀性也提高.

电化学诱导退火, 不锈钢, 形变马氏体, 耐蚀性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2日

【期刊论文】固相合金中的C-Me 偏聚理论在陶瓷中的应用

李志林, 黄钦, 吴远启, 李志峰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2007年第37卷第7期: 890-897,-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氧化锆陶瓷由于性能优异, 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氧化锆陶瓷的相变影响其性能, 为控制相变进而控制性能, 相变机理的研究至关重要. 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c-ZrO2、t-ZrO2 和m-ZrO2 的价电子结构, 得到形成它们强键骨架的共价键上的总共价电子对数分别为3.19184、3.45528 和3.79625. 按固相合金中的C-Me 偏聚理论的思想推测ZrO2 从高温到低温的相变顺序应为液相→c 相→t 相→m相. 从价电子结构进行的推断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说明合金相变的电子理论可以扩展到陶瓷材料中.

固相合金, 陶瓷, 价电子结构, 相变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2日

【期刊论文】合金相结构因子和界面结合因子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

李志林, 刘志林, 孙振国

金属学报第35卷第7期1999年7月/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Vol. 35 No. 7 July. 199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以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和改进的Thomas-Fermi-Dirac(TFD)理论为基础,以合金奥氏体、合金马氏体及其界面为例,给出了相结构因子nA, FDC,S和界面结合因子ρ,△ρ,σ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常用合金元素在0.2%C和1.0%C钢中的相结构因子和界面结合因子,用相结构因子和界面结合因子阐述了强韧性良好的20CrNi3钢和20Cr2Ni4钢的强韧化机制和耐磨性极高的ZGMn13耐磨钢的耐磨机制,并用相结构因子和界面结合因子预言了一种强韧性更高的Cr-Ni-W-V-0.2%C钢。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

相结构因子, 界面结合因子, 计算方法, 合金设计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2日

【期刊论文】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 of cementite phase and its interface and the tempering phenomenon

李志林, LI Zhilin, , LIU Zhilin, LIU Weidong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Vol. 45 No. 3 June 200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Tempering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ferrous alloys. Most steels, especially alloying steels, are used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To design the composition of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steels, control the tempering process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perties after tempering and realize the potentials of steels, the essence of tempering proces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empering products have to be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the phase structure factors and interface conjunction factors of common alloying elements in cementite and its interface are calculated 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i) the phenomena of martensite decomposition, (ii) transformation, gathering and growth of the carbides and (iii)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mpering products are buitt up. The nature of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empering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tempering products is uncovered on the level of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 One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alloy design is provided.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 tempering, cementite, interface, mechanical property

合作学者

  • 李志林 邀请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