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9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2月24日

【期刊论文】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

卢永根, 冯九焕, 卢永根*, 刘向东

中国水稻科学(Chinese J RicE Sci),2000,14 (1): 7~1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半薄切片及薄切片技术,对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与正常水稻品种IR36的花粉形成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培矮64S与IR36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但从减数分裂开始,培矮64S的雄性性细胞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并最终发育至二胞花粉早期败育。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1)减数分裂前期,约半数的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出现异常,游离核糖体稀少,并具有不发育线粒体和大量泡状内质网。这类异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在随后的发育中逐渐液泡化并最终解体。(2)早期小孢子形成之后,几乎所有小孢子外壁均发育异常,表层与里层之间界限不清,缺少中间透明带,同时内壁没有形成。但是,在花粉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培矮64S与IR36绒毡层的发育和降解过程基本相似。据此认为,培矮64S的花粉败育可能是由小孢子母细胞或花粉外壁的异常发育造成的,而不是由绒毡层发育引起的。

水稻,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花粉, 发育, 败育, 细胞学

上传时间

2005年02月24日

【期刊论文】粳稻台中65花药培养下的细胞学研究

卢永根, 姚焱, 卢永根*, 刘向东, 冯九焕, 张桂权

中国水稻科学(Chinese J Rice Sci),2004,18 (2): 113~11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粳稻台中65作研究材料,采用活体小孢子观察及塑料半薄切片观察,对水稻花药培养下小孢子的发育命运及药壁组织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离体培养下小孢子发育类型可划分为四类:正常形态小孢子、脱分化小孢子、淀粉积累小孢子和液泡化小孢子。明确了脱分化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其显著特点是:核位置改变,细胞质重组。离体培养下花药壁发育特点为绒毡层首先降解,随后中层细胞膨大。预冷处理会抑制药壁绒毡层降解,同时促进中层细胞膨大,药壁此种变化有助于小孢子脱分化的发生。

水稻, 花药培养, 花粉发育, 药壁组织, 细胞学

上传时间

2005年02月24日

【期刊论文】广东大豆地方种质磷效率特性研究*I. 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卢永根, 童学军, , 严小龙, 年海, 郑少玲

土壤学报,1999,36(3):404~41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l)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RVPPU)不仅可以反映大豆对低磷红壤生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RVPPu是衡量田间生长适应性和磷效率特性的较好指标。RVPPU较大的大豆基因型,其对低有效磷红壤环境适应性较好,磷效率特性较佳;反之,亦然。不同大豆基因型,具有不同的磷效率特性。磷效率特性的形成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土壤中低有效磷含量与较佳的磷效率特性形成有关,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低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具有较佳的磷效率特性;而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高的水稻土、潮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其磷效率特性较差。大豆基因型较佳的磷效率特性是其长期在低有效磷土壤环境下进化形成的。

大豆,, 磷效率特性,, 低磷红壤,, 土壤有效磷含量

上传时间

2005年02月24日

【期刊论文】多胚水稻品系APIV不同类型胚囊的形成与发育

卢永根, 刘向东, 徐雪宾, 徐是雄

植物学报1996,38 (10):767~77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用GMA半薄切片技术对APⅣ不同类型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APⅣ不同类型胚囊是由不同的发育途径形成的。其中5-2-1型、6-2-0型和5-3-0型等胚囊是由3条不同的新的蓼型变异型发育途径形成的。决定这3条途径变异的因素有:功能大孢子核的位置变化、胚囊核分裂纺锤体走向的改变、胚囊核的不同步分裂和分裂后形成的核定位不同等。双套结构胚囊的形成可能由于下极核和1个卵原始细胞出现移动错位造成的,即本应移向胚囊中央的下极核滞留在珠孔端,而本应留在珠孔端的卵原始细胞却取代下极核移向中央。

水稻, 多胚现象, 胚囊形成, 多胚水稻品系APⅣ, 二等极型

上传时间

2005年02月24日

【期刊论文】稻属(Oryza L.)植物染色体组命名的历史回顾

卢永根, 冯九焕, 赵杏娟, 卢永根*

中国水稻科学(Chinese J Rice Sci),2004,18 (4): 365~37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稻属约25种,分别属于AA、BB、CC、BBCC、CCDD、EE、FF、GG、HHJJ和HHKK等10类染色体组。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Morinaga及其同事开创性地开展了稻属染色体组的鉴定和命名工作。他们采用的常规方法是,根据两物种之间的形态和生理差异,尤其是人工杂交产生的种间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来鉴定新的染色体组。其后,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然而,对于一些靠人工杂交难以产生种间杂种的稻种来说,就无法利用上述常规方法鉴定其染色体组。最近,人们利用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些难以与稻属其他种之间实现有性杂交的个别野生种的染色体组进行了鉴定和命名。由于稻属染色体组的鉴定主要是在20世纪40~60年代间开展的工作,为使人们在今后使用时更加明确其本质含义,对稻属各个种的染色体组定名过程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稻属, 染色体组, 命名

合作学者

  • 卢永根 邀请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