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6年03月30日

【期刊论文】渗水膜与吸水剂蓄水保墒耦合效应研究*

王进鑫, Wang Jinxin, Huang Baolong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5 (3);11~16,-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人工控水、自然蒸发试验,对两类具有不同蓄水保墒作用机制的新型保墒材料其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具有持续干旱与干湿交替并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二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土壤的保墒率。各措施保墒作用的相对大小,与初始土壤水分贮量和降雨分布形成的干旱过程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持续干旱期,渗水膜覆盖的保墒效果远大于吸水剂,而干湿交替期吸水剂的保墒作用又大于渗水膜覆盖。在3个月的循环干旱过程中,渗水膜总的保墒效果仍高于吸水剂。

保墒材料, 蓄水保墒, 耦合效应, 土壤水分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06年03月30日

【期刊论文】世界旱区径流林业的研究进展*

王进鑫, Wang Jinxin Huang Baolong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5(3);5~1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依据系统论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径流林业—世界旱区林业发展的新模式的概念和内涵作了界定;在对国内外径流林业三大核心内容(高效集水、贮水保墒、生物节水) 研究进展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径流林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材料开发、环境效应、多目标动态评价与优化、SPAC水分运移动态仿真、生物工程耐旱育种等应加强的主要研究方向。

旱区, 径流林业, 内涵, 进展和潜力

上传时间

2006年03月30日

【期刊论文】刺槐和侧柏人工林有效根系密度分布规律研究*

王进鑫, WAN G J inx inKWAN G D ihaiKL IU Guangquan

西北植物学报2004K24;12GP2208-221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分层分段挖掘法K对13龄刺槐、侧柏人工林,根区有效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L结果表明,尽管刺槐根系分布深度是侧柏的2倍多K但平均有效根长密度只有侧柏的44.5%,在垂直方向上,两树种有效根系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层内K然而最大有效根长密度却均位于距地表0~30cm 以内,其中K刺槐0~30cm区域内有效根长占总有效根长的51.58%K侧柏占58.38%M刺槐有效根干重占总有效根干重的63.01%K侧柏占71.09%,两树种根系密度分布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指数形式递减L在水平方向上K刺槐有效根系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型分布、最大有效根长或根密度以距树干30~90cm处最大,侧柏有效根系密度则随着距主干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非线性参数拟合分析表明K采用RD=EXP,A+BX+CZG函数模型K能较好地反映人工林根系密度的空间分布。

人工林, 细根, 根系密度, 空间分布, 刺槐, 侧柏

上传时间

2006年03月30日

【期刊论文】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需水量与限水灌溉效应研究*

王进鑫, WAN G J inx in ZHAN G Xiaopeng GAO Baoshan HE Xiux ian

水土保持研究,2000,3(1),69~8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应用田测法,对渭北旱塬南部高原台塬过渡区,矮化红富士苹果需水量、需水规律及限水灌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矮化红富士苹果生育期总需水量为494.8~552.7mm,其中干旱年份高于湿润年份;年生育期内以6月最大,7~8月次之,10月最小。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盛期需水量最大,占总需水量的41.4%~46.7%,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前期次之,占总需水量的34.0%~34.2%;并得出了该区矮化红富士苹果生育期的作物系数KC值。对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盈亏状况与该区降水特点分析表明,该区50%年份降水能够满足矮化红富士苹果生长需要,无需灌水;10%年份降水基本满足需要,生育期末土壤贮水基本持平,但由于受降雨分配影响,需水关键期仍需适量补充灌水;40%年份降水明显不足,必须灌水才能维持稳产、高产。干旱年份补充灌水对当年和第二年树体生长、果实发育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正效应。

矮化红富士, 盛果期, 需水量, 限水灌溉效应, 渭北旱塬

上传时间

2006年03月30日

【期刊论文】造林整地工程对人工幼林系统径流输移的影响

王进鑫, Wang Jinxin, Huang Baolong, Luo Weixiang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9(3);36~4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为探讨造林整地工程对人工幼林系统坡面水沙输移中的作用及程度,从产流、汇流的机制与理论模型出发,对旱区人工幼林系统地表径流调控的关键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特性、地形、土壤3大影响坡面产流、汇流的因素中,地形因素是人工调控的关键。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造林整地,改变微集水区坡长、坡度乃至坡形,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人工调控手段。对20个不同整地方式人工幼林地田间径流小区和未整地空白对照径流小区的观测表明,鱼鳞坑、水平沟、反坡梯田3种造林整地工程,虽可有效地削减径流向系统外部环境的输移,但其调控径流能力远未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其地表径流输移的削减率,在39192%~65111%之间,削减率与集水坡长成反相关,3 种整地方式中,以反坡梯田整地的削减率最大。造林整地径流小区与传统直线型坡面径流小区对比观测,难以揭示整地对微区坡面产流影响的实质;造林整地工程设计中所期望的拦泥蓄水作用,则因忽略了含沙径流入渗、整地对微区地形与产流、产沙的影响等而被大幅削弱。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地表径流, 整地工程, 微地形, 产流

合作学者

  • 王进鑫 邀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