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2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4月20日

上传时间

2005年04月20日

【期刊论文】棉蚜寄主专化型及其形成的行为机理

陈建群, 王咏妙, 张鹏飞, 陈建群*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通过生活在甜瓜和棉花上的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行为,研究棉蚜的寄主专化型及其形成的行为机理。生物学观察显示:两类棉蚜在寄主植物相互交换以后,定居数显著减少,棉花蚜型棉蚜的繁殖系数及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说明棉蚜存在甜瓜蚜型和棉花蚜型两种寄主专化型。通过刺探电位技术研究棉蚜的取食行为,以探索其寄主专化型形成的行为机理。结果表明:甜瓜蚜型棉蚜在棉花上的取食行为容易被中断,但其口针定位韧皮部的能力并没有显著削弱;而棉花蚜型棉蚜在甜瓜上的取食行为受到更大的影响,口针无法顺利定位至韧皮部,并在2h内根本无法在筛管内取食。生物学观察和EPG取食行为分析都显示:与甜瓜蚜型棉蚜相比,棉花蚜型棉蚜对寄主的要求更严格——寄主专化程度更高,对寄主的利用率更高。

棉蚜, 甜瓜, 棉花, 寄主专化, 刺探电位技术

上传时间

2005年04月20日

【期刊论文】棉蚜获毒后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

陈建群, 王斌, 陈建群*, 张鹏飞, 马亮, 王咏妙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采用棉蚜Aphis gossypii-甜瓜Cumumis melo-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体系,研究棉蚜获毒后在空气中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CMV的影响。结果表明:获毒后的禁食时间与棉蚜传毒效率呈负相关。运用EPG(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及其即时显示、即时中断技术研究分析棉蚜禁食后的早期传毒行为细节,结果显示:禁食处理没有显著影响pd(potential drop,电势落差)数目和1stpd(穿刺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pd波形)前穿刺时间这两个重要指标,但禁食处理能引起pd波的两个亚波形pdII-1和pdII-2持续时间的显著减短。进一步分析未禁食棉蚜传毒作用与pd亚波形的关系,显示传毒可能与pdII-2的持续时间相关(p=0.06)。因此pdII-2的持续时间可能是与棉蚜传毒相关的一个行为指标。本研究还建立了新的高效而稳定的获毒方法——5pd获毒法,与传统的5分钟获毒法相比,获毒效率显著提高。

棉蚜, 黄瓜花叶病毒, 甜瓜, 获毒5pd法, 禁食, 传毒效率

上传时间

2005年04月20日

【期刊论文】棉蚜获得黄瓜花叶病毒的行为与取食过程的关系

陈建群, 张鹏飞, 陈建群*, 张闲, 王斌, 蒋群峰

,-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利用刺吸电位(EPG)及其即时中断技术研究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传播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机理,分析电势落差波(pd)及其亚波形在棉蚜获得CMV的取食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棉蚜的获毒需要pd波的发生,它的获毒效率与穿刺病株细胞膜的次数呈正相关,证明了这种行为是一种细胞内行为。对植物细胞内穿刺产生的pd波亚波形分析的结果显示,棉蚜的获毒发生在pd波的3Ⅱ阶段,与棉蚜主动吸食植物细胞汁液的活动相关,这支持了蚜虫获毒的 “吸入假说”。

棉蚜, 黄瓜花叶病毒, 刺吸电位, 电位落差, 蚜传病毒

上传时间

2005年04月20日

【期刊论文】Effects of pyrazole compounds from melon on the melon aphid Aphis gossypii

陈建群, Jian-Qun Chen a, b, Yvan Rahbe a, *, Bernard Delobel a

Phytochemistry 50(1999)1117-112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Two secondary compounds of the genus Cucumis, pyrazole and β(pyrazol-1-yl)L-alanine (βPA) were found and measured in the phloem sap of melon. The effects of these compounds on attractivity, growth inhibition and mortality were tested on aphids from cucurbit and noncucurbit hosts. βPA had no noticeable effect on the aphids tested. In contrast, pyrazole had highly deleterious effects on Acyrthosiphon pisum, which does not feed on melon. In addition, the strain of Aphis gossypii which is adapted to melon appeared to be much more tolerant to pyrazole than the cotton strain of the same species. Both strains of A. gossypii were stimulated to feed by moderate concentrations of pyrazole, whereas A. pisum was not. The resistance to A. gossypii due to the Vat gene in melon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pyrazoles in the two susceptible: resistant lines tested: βPA was present in these two lines at comparable levels and pyrazole at levels too low to mediate any behavioural effect.

Homoptera, Aphididae, Acyrthosiphon pisum, Cucumis melo, Cucurbitaceae, Phloem sap, Nonprotein amino acid, b pyrazolylalanine, Toxicity, Insect plant interaction

合作学者

  • 陈建群 邀请

    南京大学,江苏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