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9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期刊论文】旋转运动柔性悬臂梁的动力特性及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洪嘉振, 蔡国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70~74,-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对旋转运动下柔性悬臂梁的动力特性和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中考虑了2种动力学模型:零次近似模型和一次近似模型。重点通过算例揭示2种模型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最优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无控制时,零次近似模型只适用于较小旋转角速度时的情况;对于施加控制的情况,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可放宽许多。一次近似模型不但能适用于较小角速度的情况,而且能够适用于较大角速度时的情况,且适用于无控制或有控制时的情况。最优控制方法能够使非惯性系下柔性梁的振动得到完全镇定。

旋转运动柔性悬臂梁, 最优控制, 零次近似模型, 一次近似模型

上传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期刊论文】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实验研究综述*

洪嘉振, 杨辉, 余征跃

力学进展,2004,34(2):171~18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实验研究现状,分为3个方面,即理论模型验证实验、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其它实验。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运动-弹性动力学(KED)方法、传统混合坐标方法和计及了动力刚化效应的各种非线性理论。关于这些理论的模型验证实验均在本文中作了重点介绍。文中还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性态的研究实验也作了介绍,包括系统模态特性和共振等非线性力学行为。关于机械臂控制和碰撞研究实验虽有提及,但不作为重点。随后,着重介绍了柔性体弹性振动位移的测量和阻尼因素的处理这两个在实验不可避免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结构阻尼和大范围运动引起的空气阻力。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文中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验装置也着重予以介绍,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图片及数据曲线,以给读者一个更好的理解和参考。

柔性多体系统,, 动力学,, 实验,, 模型验证,, 测量,, 阻尼

上传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期刊论文】簇状卫星姿态控制方程的通用建模方法

洪嘉振, 王巧, 尤超蓝

宇航学报,2004,25(4)389~39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当前卫星通常都由一个中心刚体和其他挠胜附件构成。每个挠胜附件都与中心刚体直接相连。组成了一个簇状的刚柔耦合的多体系统。随着挠眭附件的数目的不同。卫星系统的拓扑构型也将有所不同。即使对于同一颗卫星而言。在展开过程的不同阶段。卫星系统具有不同的拓扑构型。本文利用柔胜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单向递推组集方法。提出了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以推导具有不同拓扑构型的簇状卫星的姿态控制方程。得出了姿态控制方程的系数矩阵。

簇状卫星, 姿态控制方程, 单向递推组集方法

上传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期刊论文】周边式对接机构对接捕获阶段的三体力元动力学模型

洪嘉振, 尤超蓝, 章杰

宇航学报,2004,25(4):439~442,-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从首次接触碰撞到完成捕获这一阶段称为对接捕获阶段。对对接捕获阶段动力学眭态的研究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是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以有内导向瓣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的物理模型出发建立了对接捕获阶段的三体力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缓冲系统六个方向之间的耦合和缓冲系统中齿轮等转动部件惯量的影响。并在动力学仿真软件DADS的接口上开发相应的用户模块。在DADS平台上完成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仿真, 周边式对接机构, 航天器对接

上传时间

2011年04月21日

【期刊论文】考虑附加质量的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

洪嘉振, 蔡国平

机械工程学报,2005,41(2):33~40,-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对考虑附加质量的中心刚体一柔性悬臂梁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Hamilton原理和有限元离散化方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的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给出该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即一次近似耦合模型),以及相应的非惯性系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即使是小的附加质量也会对系统动力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附加质量使得梁的响应幅值变大和响应频率降低,且会影响柔性梁和中心刚体的终点位置。附加质量的影响随系统大范围运动的角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当系统大范围运动为低速时,传统的混合坐标模型仍然会导致较大误差;当系统大范围运动为高速时,传统的混合坐标模型存在失效的可能。

柔性悬臂梁 附加质量 混合坐标模型 一次近似耦合模型

合作学者

  • 洪嘉振 邀请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尚未开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