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邀请同行关闭

只需输入对方姓名和电子邮箱,就可以邀请你的同行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真实姓名:

电子邮件:

尊敬的

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点击

链接,进入网站进行注册。

添加个性化留言

已为您找到该学者10条结果 成果回收站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7日

【期刊论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

王宁利, 郑东健, 甄兆忠, 曾明兵

眼科,2000,9(3):131~135,-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揭示白内障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中央前房深度仪、前房角镜、裂隙灯显微镜、Schiötz压陷式眼压计对28例(2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连续病例手术前后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眼压进行对照观察,其中有6例病人用UBM检查手术前后的房角情况。结果: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者28例(100%),眼压不同程度下降者23例(82%),房角增宽者21例(75%),术前房角有粘连者21例,术后粘连范围减少者11例(52%)。UBM检查发现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白内障术后,中央前房加深,虹膜由膨隆变为平坦,房角入口由狭窄、关闭变为增宽、开放,睫状体在白内障术后发生后移;非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白内障术后,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与形态及睫状体的形态与位置无明显改变,房角没有增宽和开放。结论: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术后由于瞳孔阻滞解除,房角均可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宽,甚至部分非牢固粘连区可再开放,所以,应先行单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房角和眼压再评价,然后针对术后房角和眼压状态作出对青光眼的处理;非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术后房角没有增宽,粘连没有开放,因此,除了进行单纯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外,还应针对这种青光眼作出相应的处理。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摘除术, 前房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7日

【期刊论文】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

王宁利, 欧阳洁, 周文炳, 赖铭莹, 叶天才, 曾明兵, 陈静嫦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1):046~051,-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对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闭青)房角关闭机制进行研究,为按发病机制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和诊断性的治疗方法对126例(126只眼)原发性闭青的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活体、实时、定性及半定量观察分析。结果 根据UBM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的观察,可将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分为单纯性瞳孔阻滞型(48例,48只眼,占38.1%),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9例,9只眼,占7.1%),多种机制共存型(69例,69只眼,占54.8%)。单纯性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前,周边虹膜因瞳孔阻滞而膨隆,房角关闭与虹膜根部附着点位置及睫状体位置无关;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后,无瞳孔阻滞因素参与,房角关闭与前位的睫状体及附着靠前的周边虹膜肥厚堆积有关;多种机制共存型闭青除有瞳孔阻滞因素参与外,大多数患者具有虹膜根部附着点靠前和(或)睫状体前位和(或)周边虹膜肥厚等非瞳孔阻滞因素参与,结果形成特殊的爬行性房角关闭。结论 中国人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呈多样性。建议建立以房角关闭不同机制为基础的青光眼分类体系。

青光眼, 闭角型; 分类法;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7日

【期刊论文】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结果的比较

王宁利, 叶天才, 赖铭莹, 欧阳洁, 曾明兵, 杨成武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174~178,-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与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的结果,为房角镜检查提供新的技术和资料。方法 采用双盲法分别对10例(20只眼)的眼前房角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等级相关法对获取的资料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取α=0.05)。结果 两种检查法在宽房角状态下对房角的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窄房角状态时观察结果一致性较差,房角镜观察到的房角较UBM观察到的房角宽。在狭窄房角状态下,两种检查法在虹膜根部附着点的判别上一致性较差;在周边虹膜形态的评价上,有近1/4的患者出现观察结果不一致。结论 (1)房角镜检查由于受照明光线及操作时机械干扰的影响,所观察到的房角状态比自然状态稍宽,特别是判别房角是否为功能关闭较为困难;(2)在窄房角状态下判别虹膜根部附着点时,由于受房角可见程度的影响,房角镜所判断的附着点具有推测性;(3)在判别周边虹膜形态时,由于受虹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影响,用房角镜检查有时将出现判别误差。

房角形态, 前房角镜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7日

【期刊论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前后房角相关结构的研究

王宁利, 李定章, 谢程阳, 王宁利*, 周胜, 曾明兵*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014~017,-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反应,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的闭角青光眼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房角镜检查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osound microscopy,UBM)眼前段活体结构检查技术、UBM暗室试验技术,UBM眼前段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的房角状态,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观察。结果: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房角及UBM检查发现:临床经过呈慢性经过的闭青(慢闭),特别是房角关闭呈爬行关闭者,术后约62.2%病例房角无明显增宽,在暗室条件下进行UBM检查发现,这类患者中约72%仍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象限的房角关闭,检查结果发现这类患者房角关闭除瞳孔阻滞因素外,尚有非瞳孔阻滞因素的参与。结论:我国闭青特别是慢闭关闭机制至少存在两种以上形式,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应对房角状态进行再评价,尽早发现非瞳孔阻滞因素并给予合理处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周边虹膜切除术, UBM

上传时间

2005年03月07日

【期刊论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患者六年随访研究

王宁利, 叶天才, 于强, 彭寿雄, 陈秀琦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167~169,-0001,():

-1年11月30日

摘要

目的 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自然发展史和危险因素,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检提供有益的经验。方法 对40岁以上人群(6548人)中筛选出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患者485例进行6年随访,随访检查包括视力、前房轴深、周边前房深度、眼压测定和视乳头杯/盘比。高度可疑者再进一步检查。结果 485例易患者中,发生闭角型青光眼者20例(4.1%),其中自然发病者14例(急性发作期6例,慢性期8例),早期发现者6例,28.0%的易患者前房进行性变浅。结论 前房深度是闭角型青光眼筛检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易患者的筛检及定期随访十分有意义。

筛检, 青光眼,, 闭角型, 随访研究

合作学者

  • 王宁利 邀请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尚未开通主页